嘉宾: 王卓君苏州大学党委书记 周川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周可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峰王健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傅玖商学院(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 |
【苏大】关注
大学之“道”
王卓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要有实力,更重要的是要有魅力。这种魅力是文化的魅力,精神的魅力。大学不仅是文化精神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精神的源泉和创新地之一。大学不仅要造就人才,更要有文化影响力和文化魅力,这种影响力和魅力必然存在于大学精神之中。
周可真:儒家经典《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虽然说的是古代大人之学的宗旨,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道出了今天大学的责任,即大学的责任在于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培养道德上的新人,培养行为举止臻于至善的人。
周川: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于教人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人”是大学教育关注的重心和中心。一所大学的办学目标之一,就是要把它所认同、并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所认为理想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成为它所认为的“理想人”。
陈峰:作为一名学生,我自踏入苏大校园那一刻起,就震撼于“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东吴精神,这一精神赋予了天地正气以高尚品德、坚贞气节、嫉恶如仇、维护正义和为民效力等人格化内涵,阐明了东吴崇尚追求尽善尽美的个人道德情操,培养顶天立地之人格之办学指向。
王卓君:现代大学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中心,大学的形态和功能被它赖以生存的复杂外部环境所改造,同时大学也在改造着外部环境。但无论环境如何复杂,大学如何变迁,大学“质的规定性”不能改变,否则将不能再称其为“大学”,也就是说,无论大学的外延和功能如何扩展,它始终保存着不能改变的核心精神元素。
周川:是啊,变化的只是其形式和外延,而不是其内核。大学精神的内核,是不会变的,是永恒的,伴随着大学这一类社会机构的始终。这个内核,是决定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基因,是大学的灵魂。如果这个内核发生了变异,如同当下许多学者所痛心疾首地那样“式微”甚至“沦丧”,那么,大学不是大学,校将不校,也就为期不远了。
周可真:我个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学精神,应该是本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平等教育观和平等学术观,追求平等认知交往(学习与研究)中的自主创新。这种自觉追求自主创新的学习意识与科研意识,应是当代中国大学的精神内核。
傅玖: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校在本科生中全面推行学分制,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学分制的推行有利于学校自觉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和独创精神的养成,将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落到了实处。
王卓君:以学分制为核心的通识教育的推行,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大学教育真正成为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完整的教育,成为培养“完整人”的教育。从这一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培养对社会有创造性贡献的人才,并把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以及人的科学发展三者统一起来,应该成为新世纪我国大学精神建构的目标。
周川:因此,苏大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大楼”固然必不可少,“大师”尤为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大爱”。大爱,是指一种宽容、平和的治学氛围,一种以人为本、虚心从善的人文环境,一种爱人如己、爱生如子、身体力行的师道精神。
【苏大】精神
百年东吴仍青春
朱永新
1978年初,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我来到了美丽的东吴园。当时,她的名字叫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7月,我成为这个学校的一名年轻的教师,她的名字已经改为苏州大学。2000年,作为苏州市副市长,我有幸参加了苏州大学的百年庆典。30年来,我参与了这所百年名校的建设与发展,见证了这所地方高校的崛起与辉煌。
一
1900年,美国人Hammond・J・D等在美国田纳西州为一所在苏州成立的大学注册,名字为“Central University of China”。1907年,学校再次向田纳西州申请,更名为“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之译名由此而来,现在的苏州大学仍然以此作为英文名。
东吴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美国人孙乐文(D・L・Anderson),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聘用、教材选用和学校管理等,都以开放的模式开展。学校办学的经费主要通过社会捐赠筹措,一是美国监理会在美的捐款,二是苏沪及周边地区的民众的捐款,已有二十多年办学史的博习书院成为学校最初的校址。学校的重点学科――东吴法科,也采取开放办学的模式,国内外司法界的一些名人都到学校兼职授课。东吴法科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通晓东西方不同的法律体系,即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东吴法学很快成为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学科,赢得了“北有朝阳,南有东吴”之盛誉。
1927年,中国人杨永清担任了东吴大学的校长,学校的运行模式仍然继承了开放的传统。在他的主持下,“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得以形成,于1928年正式招收女生。在教学管理方面,也保持了原先的开放格局,东吴法科逐步发展为东吴法学院,生物学科也开始声名鹊起,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和苏州对外开放格局的推动下,苏州大学延续了开放的传统,加大了开放的力度,先后与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600余人来校学习。苏州大学的对外开放,与苏州市的外向型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也为苏州的对外开放提供了人才资源。
二
如果说开放体现了苏州大学的一种精神、一种气概、一种胸怀的话,那么,融合则展示了她另外的一种精神、一种姿态、一种风情。
苏州大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开放融合的历史。1952年,全国范围内的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法学院大部分并入华东政法大学,会计系和经济系并入上海财经学院,化工系并入华东化工学院,药学科并入南京的华东药学院。此前不久,社会学系并入复旦大学、医药组转入上海医学院。东吴大学约三分之二的师生及专业会同包括苏南文教学院等几所高校组建了苏南师范学院,两个月后改名为江苏师范学院。虽然这样的调整对于一所已经形成明显办学特色与优势的大学来说是伤筋动骨的,但是,保留着东吴大学精神的江苏师范学院,仍具有强大的融合功能,此后30年发展,学校励精图治、奋发进取,虽历经磨难,仍生机勃勃、青春不老。到上世纪80年代初,已成为省属高校中的领先者,并于1982年更名为苏州大学。
199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新一轮的高校重组。苏州大学先后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和苏州医学院合并办学,组建了苏南地区高校中的航空母舰。苏州大学抓住了这个历史上最大也是最好的发展机遇,用博大的胸怀迎接这场挑战。仍然依靠着开放融合的精神,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使这所地方综合性大学跻身于中国“211”名校的行列。
三
开放与融合,既体现了苏州大学的精神气质,也彰显了苏州大学的活力魅力。而使这棵百年老树,能够繁花似锦、硕果满枝、历久弥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既根植于苏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从肥沃的土壤中不断汲取养料;又反哺和报答这方水土,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州大学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了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一方面,增设了苏州急需的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经济法、国际法等外向型的专业,成立了财经学院、法学院和工学院;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发展光机电技术、辐照技术、生物医药、化工技术、新材料等学科领域,以科研成果为依托,创立了高科技公司。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先后成立了苏南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吴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基层党建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主动为地方提供智力支持。“苏锡常特色研究”、“苏州和温州发展比较研究――区际比较的实证分析”、“政府推动与经济发展――苏南模式的理论思考”等研究成果,已成为苏南地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决策的有力支持。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才,一方人才服务一方水土。百年来,苏州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25万多名毕业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
苏州大学依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抓住苏州和苏南经济的快速成长的历史机遇,在发展中服务,在服务中发展,在开放中融合,在融合中开放,使学校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办学风格,使这所百年老校仍然青春焕发、活力依旧。
【苏大】寄语 ●薛鸣球(中国工程院院士、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新时代,竞创新。齐刻苦,共奋进。回眸苏大容,吾曹映心中。
●晁福林(社会学院教授)
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要首先从自己的内心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向。
●朱秀林(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
逆境总是有的,人生总要进击,愿你们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努力奋斗,做生活的强者。
●王家宏(全国模范教师、体育学院教授)
做人贵在宽容大度、志存高远,做事必须踏实认真、严谨求实,做学问要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 ●金太军(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当代大学生之“大”意谓紧扣时代脉搏的远大抱负,之“学”意谓孜孜不倦地求学,之“生”意谓健康快乐地生活。
【苏大】记忆
苏大“本部”
苏大本部是后来才有的叫法。
从前我们在苏大读书的时候,它还不叫苏大,叫江苏师范学院,更没有本部和外部之分。就是那个地方,在苏州的一条叫作十梓街的普通马路的尽头,所以它是十梓街1号。
这就是苏大的大门。这个大门坐东朝西,恐怕是较少见的大学校门,也是比较少见的中国的建筑之一。
当然苏大也有其他的门,比如南门和北门,但那都不是正门,苏大的正门就是朝西的,说起来有点奇怪,但它就这样朝西开了一百年。
一百多年来,来来往往的人,就是沿着苏大门前这条不宽的、绿荫覆盖的马路,走过来,或者乘车而来。从我们在苏大读书到现在,也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三十年来,这条路的变化并不大,这个门的变化也不大,但是苏大却发生了很大很大的变化,苏大变成了“苏大本部”。
既然有本部,那肯定就还有其他的“部”,比如,有东部,那是建在一条高速路边的新校区,大门朝东,门前有高架快速路,车水马龙;再比如,它的北校区,从前的苏州丝绸工学院,也曾经是一座相当完整的大学校园;还有处于苏州市最繁华地段人民路上的南校区(原苏州医学院校区)和建在新加坡工业园独墅湖畔的新校区等等,都是从苏大本部这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上结出的丰硕果实。
从前苏大本部的北门,走出去就是苏州的小街小巷,这里还留下了我们曾经有过的荒唐记录。进大学不久,我们一群女生晚上从北门出去看电影,也不知道北门作为苏大的一个小门,是定时要关门的。看完电影高高兴兴回来,才发现北门关闭了。如果从北门绕到正门,至少得走半个小时,谁也没有这样的精神和勇气了,那就爬门吧。门高高的,但那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刚刚从农村出来,有的是力气和胆量,三下两下就窜上门去,跳将进校。唯独我们中间个子最高的女同学,空长有一米七八的个子,绰号“长脚”,偏偏就她爬不过来,只好向坐在小巷里乘凉的居民说,老伯伯,借只矮凳。凳子其实不矮,苏州话里统称凳子为矮凳。她借了居民老伯伯的矮凳才爬了进来。我们爬进门后,听到居民在外面哈哈大笑,不知是笑话女大学生竟然爬门,还是笑话长脚白长了两条长腿。
苏大本部的南门现在也还是老样子,出门仍然是小巷,那条巷名叫百步街,既短,又狭窄,就像过去的文章中写的,两个人相遇,得有一个人侧过身子才不至于碰撞。所以,完全可以说,苏大本部就是一座被苏州小巷三面夹攻的大学。也可见苏州小巷的风格是多么的柔软而又强烈,东吴大学的建造者居然也被它影响和包抄了。
现在苏大本部只剩下最后的一边了,那就是东边。可东边也完全没有退路――那是一条大河,京杭大运河。
记得我们刚进校的时候,除了上课,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值夜,让我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晚上在校区里巡逻。我们那一组女生,巡逻的范围就是学校东部运河沿岸。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我完全不记得,当时是为了什么而值夜巡逻,是怕有阶级敌人破坏校园,还是防止小偷从运河里爬进学校?我特意找出当年的日记,看看有没有记录,果然就找到了这么一段:
“今晚轮到我班夜巡,我们八位女同学分成两组,按时在指定地点放暗哨,夜深了,寒风刺骨,但没有一个人叫苦,都精神抖擞地坚守在战斗岗位上。”
现在的大学生看了我这样的日记,不知他们会作何感想。
不过现在不用大学生们值夜了,就算需要他们值夜,也用不着守运河岸了,苏大已经在运河上架起一座大桥,连接了本部和东校区,人们每天都自由通畅地往来于运河两岸。
走在苏大本部的校园里,回首往事,就在眼前。这是一座西式风景的校园,虽然钟楼又陈旧了一点,但依然挺拔,一字排开的那几幢小洋楼,墙上的爬山虎愈加浓密,小楼的身影也依然风姿绰约。如果不是因为在校园里行走的师生大多数是黑头发黄皮肤,你或许还真以为走进国外的哪一座高校呢。
现在到苏大本部去,不夸张地说,三次里大约有两次能看到有摄制组在拍电影拍电视,为了节约成本,影视剧里需要的外国校园的生活场影,就在苏大本部解决了。
苏大发展了,扩大了,有了许多的部,但在我看起来,苏大的本部,永远是风景这边独好。
(范小青)
【苏大】原创
东吴歌
词曲佚名
葑溪之西,胥江之东,广厦万间崇。
恁栏四望,虎?金鸡,一例眼球笼。
皇皇母校,共被光荣,羡我羽毛丰。
同门兄弟,暮云春树,记取古东吴。
天涯昆弟,一旦相逢,话旧故乡同。
相期努力,敬教劝学,分校遍西东。
东吴东吴,人中鸾凤,世界同推重。
山负海涵,春华秋实,声教暨寰中。
天赐庄校园的钟声响了一百零八年,如同这所江南名校醇厚绵长的历史。建校于名城苏州的这所大学,不仅有着如这座城市一样精巧雅致的仪态,也有着和这个城市相得益彰的开放融合的灵魂。幸哉!苏州之于苏大;乐哉!苏大之于苏州! |
东吴大学校门【苏大】地标①
东吴大学校门是很多造访苏大的来宾都愿意为之驻步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是因它有着洋气的三个圆拱门设置,更因为它串联起了人们对东吴大学这所在中国高校办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大学的记忆和联想。
东吴校门的特别之处在于能引导你的视线落在苏大最美丽的所在,穿过圆门,映入眼帘的钟楼、精正楼、维格堂、子实堂等风格各异的建筑,犹如一个小小的建筑博览会。(曹秀洪)
红楼【苏大】地标②
晨曦悄然拨开天赐庄河畔的林翳,为百年红楼洒下缕缕柔光。对于每一位苏大学子来说,红楼是一个神秘而令人神往的地方。红楼的门楣上镌刻着的一行英文“THE LAURA HAYGOOD MEMORI AL”!海淑德(La u r aAskewHaygood)是美国基督教监理会派往中国的第一位女传教士,献身中国女子教育17年。红楼原属“景海女塾”(景仰海淑德之意)。红楼里珍藏过海量的古籍善本,国学大师钱仲联曾经坐拥书城用一腔纯熟的常熟老方言给博士生讲授明清诗文。(黄树生)
郑辟疆铜像【苏大】地标③
郑辟疆先生铜像是苏大北校区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点,不仅是苏大丝绸人、也是我国丝绸学人缅怀这位德术双馨老前辈的精神家园。作为丝绸研究领域的一位后来者,我对这位老校长的了解和敬仰更多地是来自于业界及校园内一代代师长的口碑,而老校长的遗稿则道出了作为一代蚕桑丝绸先驱者对人民的无限深情:“一生无贡献,未尽人民责,徒餐三百石,无以报农人。”这样的赤子情怀将会一直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丝绸人”在科研道路上努力探索。(陈宇岳)
可园【苏大】地标④
可园于北宋时系沧浪亭的一部分。园内槛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旷。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沈德潜在此重筑园林,后易名为“可园”,成为古苏州著名学府,巡抚林则徐曾授课于此。1957年后成为原苏州医学院校区的一部分。我于上世纪90年代在此目睹了香港著名实业家周文轩先生慷慨捐赠“云轩”楼的善举,见证了法国功勋骑士勋章获得者阮长耿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长,如春笋一样,在每一次如沐春风的感动中悄然拔节。(孙宁华)
炳麟图书馆【苏大】地标⑤
位于苏大独墅湖校区的炳麟图书馆系美国唐仲英基金会董事长唐仲英先生为纪念其父唐炳麟先生捐赠人民币一千万元助建而成,其“水晶莲花”般高雅端庄的风姿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馆外,三五成群的师生穿梭往来,南亚女生鲜艳飘逸的民族服饰成为独特的风景;馆内,莘莘学子或圈点勾画,或低吟默诵,为“勤勉”下着最好的注脚……闲暇时,坐在底层的咖啡厅中,淘一本旧书,轻拂去封面的灰尘,于如此现代之中神交古人,无论悲喜,皆是人生所得……(巴亮)
《大学生活》回望 走进北京师范大学 (9月10日) 走进厦门大学(10月15日) 走进福州大学(10月2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