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庙堤段只是经过加固建设后长江堤防的一个缩
大幅提升长江防洪能力
滔滔江水,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痛苦。
翻开历史,自公元前185年的汉初到1911年的清末的2096年间,长江中下游就发生较大洪灾214次。
长江中下游堤防,多系历史上单薄矮小的土堤逐渐加高培厚形成,基础并不牢固,隐患随处可见。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开展了持续不断的整修加固,但限于经济和技术条件,一直未能达到规划的标准。
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使用国债进行长江干堤加固建设,加高加固堤防长度3576公里,工程总投资282亿元。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说:“长江堤防建设奠定了综合防洪工程体系的坚实基础,如再遇1998年的全流域性大洪水,长江干流堤防可以避免千军万马上堤抢险的紧张局面,保证度汛安全。”
使农民免受洪涝之灾
在安徽省和县历阳镇金河村,记者看到村民辛道银家的两层楼房已装饰一新。“过去,一家几代人都住着低矮的茅草棚,有钱也不敢盖新房。”辛道银激动地说:“江堤加固后,我花十几万元盖了这栋楼房,这可都是种大棚蔬菜赚来的。”
位于长江下游左岸的和县,境内长江干堤全长66.5公里,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和县江堤被列入国家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2.58亿元。经过近5年的施工,江堤面貌焕然一新。
堤防工程是重要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的大部分工程建设都在农村。堤防工程的建设,保护了农田和乡村免除洪水威胁,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保证了农民及其财产安全。洪湖市乌林镇水府村村民尹登生感慨地说:“过去,我们担心江堤溃破,蔬菜大棚是用竹子架的,第二年竹子腐烂了又要重新搭建。现在,我们村大部分改用钢架大棚,既省时又省力,还减少了投入。”
给沿江地区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加固后的长江大堤,如铜墙铁壁般有效地抗御了汹涌而来的洪水,为沿江人民带来了安宁,也为当地招商引资和扩大再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长期以来,长江水患制约了沿江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建设前,荆州市委领导在谈到诸多影响该市发展的不利因素时坦言:由于水患引起投资商的不安全感,制约了荆州的引资发展。
空前规模的长江堤防建设,加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使长江治理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荆州人民终于有了“定心丸”。荆州的投资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感和积极性大大增强,那种“谈洪色变”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
荆州是这样,沿江的其他地区也是如此。位于湖北省嘉鱼县的裕泰纺织厂,在1998年的洪水中损失130万元。裕泰纺织厂的厂长说,面对长江大水他曾动摇过,曾经有过想把工厂整体搬走的设想,但看到国家对长江堤防建设的巨大投入后,对未来又充满了信心。工厂不仅没搬,还追加了投资。
国家高投入加固的长江大堤,已经并将继续以高效益回报国家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