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聚餐时,有一位因为业务繁忙,手机声响不断,于是频频起身外出接
家里有电话的才是“金龟婿”
“在70年代,装住宅电话很难,往往是一个大院、一栋大楼才有一部电话。”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赵宝柱大爷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感慨颇多,“在当时,更流行的通信工具是电报,发一个电报每个字大约3分钱,所以每次发电报为了省钱总要字斟句酌。”
“70年代末,电话主要是作为单位的办公工具,家庭电话极少,电话机也是盘拨电话。如果家里有电话,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了。那时候介绍男朋友家庭情况时,要说出三个‘硬件’――父母亲是干部,家里有电话,男孩子是大学生,这就是当年“金龟婿”的绝佳条件了。”赵宝柱开玩笑说:“假如当年我家里有部电话,保准绝大部分条件优秀的女青年会动心。”
1978年,我国全国电话用户不过214万,电话普及率只有0.38%,比美国落后了75年。“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让我问一问,你最近回来不回来?”严守一骑自行车赶到镇上,从上午排到下午终于用镇上唯一的一部摇把电话打通了矿上堂哥的电话……电影《手机》中这个场景令人忍俊不禁,但在上世纪70年代却是件平常事。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
“有事儿您呼我”成流行告别语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半块砖头大小的“大哥大”绝对是身份的象征。那时候谁要是拿着这么块“砖头”在马路边上大声喊话,绝对是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路人无不侧目观望。要知道,这种1987年才在中国出现的模拟信号蜂窝式手机在当年价值2万多元,而当年全国也只发展了区区700个用户。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寻呼机鼎盛时期,几乎每人腰间挂一个。连大学毕业生投递简历所留的联系方式全都是BP机号。这时的寻呼系统已经由数字升级为汉字显示,很接近现在的手机短信,只不过中间要通过寻呼台的转达。在1995年,从几百元到上千元的各种BP机以及大大小小的寻呼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到了1998年,中国的BP机用户已达6546万户,名列世界第一。“有事儿您呼我”也成为了当时最流行的告别语。
奢侈品已演变为普通的通信娱乐工具
1995年,我国第一个全数字移动电话GSM系统建成开通,也就是普通的2G网络。从这时起,手机真正的普及运动开始了,也从而叩开一扇人们“通信生活”的大门。
“1997年,我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部手机,当时还是黑白屏幕的,买这部手机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是生意确实需要,我周围做生意的朋友也几乎都有了自己的手机。”在中关村从事多年兼容机销售的许继耘告诉记者,“那时候,我和其他业务员一样满中关村跑,到处寻找最新配件的报价,我必须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准确的配件的价格,并及时通知店内调整电脑零售价,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同行挤出中关村,那部手机当年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时代的变迁,手机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进化,用友移动总经理杨健谈到,由最初只能打电话、收发短信、储存电话号码的黑白屏手机到彩屏手机;从单调铃声到32和弦到经典的彩铃声;手机又陆续有了录音、拍照、摄像、打游戏、上网、炒股、看电视节目,移动秘书等功能,手机使人们的距离更近了,逐渐开始左右人们的生活。用手机24小时“逛商场”
随着奥运3G承诺的兑现,以及电信业重组等一系列利好,为手机等终端产品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应用,从彩信、下载图铃,到手机搜索、手机电视、手机网络社区等,企业应用从点对点接入、手机网址,到手机搜索、移动商务、移动管理等,个人应用和企业应用都在加速演进,手机的应用需求已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
截至2008年7月,中国手机用户规模总数达到6.16亿户。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8450万人,即30%的网民开始用手机上网。
人们总是在问,手机究竟还能帮我们做什么?用友移动总经理杨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借助NTT的手机店铺WAP2.0技术,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实现商品浏览、商品搜索、商品比价等功能。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普通手机用户,现在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网实现24小时不停地‘逛商场’、‘购物’以及‘电子结算’。”
如今,手机正在变身为一个全能的工作娱乐终端,拥有一部手机,等于把世界装进口袋。透过小小的手机屏幕,不仅演绎了“改变世界,改变自我”的神奇经历,更展示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通信产业取得的巨变,也令我们切实感受到祖国发展正进入前所未有的辉煌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