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次贷危机正逐渐演变成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影响各国的实体经济。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中央政府及时果断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出台了旨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
快:宏观调控政策和货币政策快速转变
王健认为,所谓“快”,一是体现在宏观调控政策快速转变上。宏观调控政策具有“未雨绸缪”的特点。本次调控是在经济开始下行时出台的,以抑制经济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种调控方式结合了预调和微调的优点,在经济刚刚开始下行时就开始调控,并适当扩大调控的力度,从而避免经济衰退,熨平经济波动。二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快速地转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下半年,物价水平下降,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出现恢复性增长,农产品价格开始稳中有降,国际原油和原材料价格降低,进一步缓解了通胀压力。8月份CPI同比上涨4.9%,9月份同比上涨4.6%,10月同比上涨4%,物价涨幅呈回落趋势,为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解除了后顾之忧。在物价水平较低的条件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有效地刺激总需求增加,促进经济增长。三是由稳健财政政策快速转向积极财政政策。当前,社会总投资逐步下降,民间投资裹足不前。此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一方面旨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经济长期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扩大政府投资起到带动民间投资的作用。今年第四季度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预计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
重:调控力度强,重点突出
王健认为,此次调控举措的投资规模大是显而易见的。按照计划,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约占2007年GDP的16%,2007年财政收入的78%。就投资规模与本国GDP相比,其规模之大,远远超过处于金融风暴中心的美国。但这一大规模的投资不是面上撒胡椒粉或四处撒网,而是投资集中,有重点,集中于关键领域和带动性强的行业。投资重点是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灾后重建等领域。通过加强城市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城市之间的路网体系,推动城市群的建设,从而形成规模效应。还要看到,此次的“重”还有两个特点,一是重在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受本次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的企业,主要是经营粗放、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受到的冲击相对小。在市场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的同时,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二是高度关注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放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及与之相关的领域,这些领域投资效益高,见效快,关联度强,容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奠定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基础。
准:方向明确,有的放矢
王健认为,这次宏观调控方向明确,调控的方向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增加消费和投资。从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看,欧美经济短时间内难以迅速恢复,中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难以为继,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将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支柱。王健说,根据消费规律,中低收入居民的边际消费能力最强,即他们的消费潜力大。“国十条”中有六条涉及到民生问题,涉及教育、卫生和住房三大民生难题。解决民生问题,既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也有利于刺激国内消费。民生问题的主体是广大中低收入居民。在投资需求扩大方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大幅度增加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其他,如建设改善城市电网、完善西气东输工程、发展核电及其他清洁能源等,也有利于缓解我国工业发展的?颈制约。
实:投资落实到项目上
“实,具体来说,就是投资要落实到项目上,实行项目带动战略,优先考虑已有规划的项目,优先建设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重大的项目。”王健说。他指出,对于在建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对于新筹建的项目,要考虑上产业关联度高或事关民生的项目,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此外,还要“放水养鱼”,切实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税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高粮食收购价,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切实加强对投资的监管,提高投资效益,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信贷规模扩大和优化信贷结构相结合,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等的信贷支持。
“国十条”给了国内投资者以信心,也给了国外投资者以信心。通过“国十条”,投资者看到了中国政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心和能力。在采访结束时,王健着意补充了一句:中国政府这次救市行动之快、规模之大、力度之强,与在危机的风雨飘摇中煎熬的其他国家相比,是绝无仅有的,我们相信中国经济一定能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