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民间交流看中国改革开放

2008-1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 我有话说

图为卡明斯基教授。方祥生摄

走进奥中友协常务副主席卡明斯基教授的办公室,首先感到了一股浓浓的中国味。无论是室内的中国摆件,还是墙上

挂的中国工艺品,似乎都在默默地讲述着奥中民间友好交往的历史,记录着卡明斯基教授近40年来,推动两国民间交流的足迹。

卡明斯基教授说,他第一次访华是1972年3月,奥中友协成立后的第二年。当时的北京,马路上几乎没有汽车。晚上,路灯下有一些市民在下棋。他住的饭店,晚上8点就熄灯。北京人要为买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攒钱。中国人对国外了解不多,我们对中国知之更少。现在有了很大变化,2006年为庆祝奥中建交35周年,仅奥中友协在各地举办的活动就有100多场。他们目前在筹划2010年奥地利参加上海世博会和2011年奥中建交40周年的活动,初步计划有150场活动。

回顾两国民间交往,他认为目前两国民间交流有两个特点:一是广,二是深。奥地利的9个州,有8个州与中国建立了省州友好合作关系。维也纳与京津沪渝有合作关系,维也纳下属的各区也与京津沪下属的区建立了区间合作。维也纳9区的一所中学还与北京东城区的一所中学建立了校际联系。可以说,两国民间已建立起立体式的交流网络。谈到交流的深入,他以自己的经历说,上世纪70年代,中国人很友好,但很难与他们保持友情,因为与外国人交往要经单位同意;涉及中国的话题不能谈,几乎所有话题都属于“国家机密”。现在有了很大变化。2006年,维也纳一所中学的交流师生第一次住进了北京学生的家里。这些家庭的条件都不错,有汽车、能上网,而且非常热情,给维也纳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奥中友协已出版了54本书来介绍两国的友好交往,其中有6本书译成中文出版,胡锦涛主席和奥总统克莱斯蒂尔还为《中国的大时代》一书写了前言。

卡明斯基教授说,几十年来,中国领导人对民间交流的重视,给他印象深刻,尤其是与邓小平的3次会见。见邓小平有3个特点:一是会谈时间长,不是礼节性的;二是小平的作风民主,让每个代表团成员都提问,不只与团长谈;三是小平每次都说,不能只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要多看中国的落后地区,才能正确理解中国。他第一次见邓小平是1973年10月,“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邓小平在会见时谈到,中国不输出革命,也不输出意识形态。当时陪同会见的中国对外友协的一位副会长插嘴纠正说,中国不输出革命,但没有说不输出意识形态。邓小平当时重申,中国也不输出意识形态。当年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候,马克思并没有考虑到中国,而是让中国发展自己的意识形态。第二次见邓小平是1974年,邓小平说,贝多芬、舒伯特等奥地利作曲家的经典之作,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国也应该演奏。第三次见邓小平是1978年,“文革”已经结束。他问邓小平,为什么中国的宪法没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司法独立这两条。邓小平说,虽然宪法缺了这两条,但不等于这两条在实践中不起作用。这表明,邓小平当时就有强烈的法制观念。中国1982年修宪时,这两条列入了宪法。那次会见时,邓小平还说,我这个人善于打仗,但现在搞建设,要全力发展科学。正是他,打开了国门,使许多年轻人有机会到国外学习,将中国引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真正的朋友,要讲真话。卡明斯基教授说,如果能处理好以下问题,中国的发展可能会更好一些。一是中国的理论家思想家要多研究中国社会的现实,提出适合新时代的理想。孔子思想、雷锋精神,无疑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但光靠他们不能解决当代青年的理想问题。二是对待民主的勇气可以大一些。在村乡民主选举的基础上,可否考虑在县一级进行试点。另外,也可考虑给各级政协和民主党派更多监督权。权力需要制约,中国领导人对此有共识,这是很好的工作基础。三是要更重视环境。中国政府已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现在的关键是抓落实。从民间交流的角度看,要继续推动两国青年政治家的交流。

(本报维也纳11月2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