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学校里有一批老师,不管有没有教过我,提起来令人肃然起敬。如江成标、章作人、何英鹗、何英龙、何英鲲(三兄弟)等,他们不仅教学水平有口皆碑,而且爱校、爱生均令人感动。音乐老师严铮发现我唱歌“音色很好”,就主动表示他愿意在头一两个月每天提前起床,来音乐室指导我练声,使我后来成了一个中学、大学里的歌咏活
回顾那时的中学生活,真是生龙活虎,一片“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连那时的作息时间的信号都是催人奋进的:它不是电铃,而是军号!那是一位当年抗日时期19路军的号手,当了母校的门房。他纯朴而壮实,不同的作息时间,他就吹起节奏不同的响亮而好听的号声,至今时刻鸣响在我脑际。
如今,母校以崭新的雄姿屹立在城西衢江之滨。耸立在校门口的一座天然巨石上,镌刻着作家冯骥才题写的四个金色大字:“敦品励学”。她像一根闪光的接力棒,让一代一代的母校师生传递着。
■叶廷芳
(作者系德语文学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获苏黎世大学“荣誉博士”学衔。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留任助教后,于1964年进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德语文学研究至今。先后任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北欧文学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中国作协、剧协会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现代文学之父》、《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美的流动》、《遍寻缪斯》、《不圆的珍珠》等;译著《迪伦马特喜剧选》等多部以及编著《论卡夫卡》、《卡夫卡全集》等30余部。衢州第一中学1956届毕业生)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 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创办于1902年,由当时衢州知府世善将求益书院改建而成,初名衢郡中学堂。翌年,迁入正谊书院。衢郡中学堂开启了衢州新学之先河,是浙西地区最早的一所普通公立中学。1909年正式确立校训“敦品励学”:注重品德养成,强调励志、勤学。百年来,学校俊彦云集、名人辈出。3万多毕业生中,有8名院士、40余名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各界精英。学校有“浙西教育的明珠,三衢精英的摇篮”的美誉。 |
校友印象
我在初中读书时,印象最深的是陈友琴老师(1900-1995年)。陈师教语文,分析鲁迅《呐喊》、朱自清《荷塘月色》有声有色。讲解韩愈《进学解》中的“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正气歌》中的“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体现了爱国主义、敦品励学的精神,感人至深。陈师批改作业一丝不苟,我记得我的作文簿上批语是:“明净无疵,恰如题旨。小楷挺秀可喜。”我因家贫,1943年考入浙东一中高中(公费),1946-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师生暌违四十年。后来在北京见面,我奉上行书一幅。陈师慰勉有加,饮水思源,其乐融融。
――摘自校友徐润芝的《良师益友――记陈友琴老师和几位老校友》
母校回望 |
网络支持:光明网新浪・新浪教育 互动热线:010-67078528 67078146 网络博客:blog.sina.com.cn/mxlz1008 通讯地址:北京市珠市口东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