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盛传多日的降息预期在11月26日得以兑现: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并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大型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nbs
货币政策调整符合预期,但调整幅度之大超出市场预期。专家认为,这充分表明中央发挥货币政策杠杆作用,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货币支持,抵御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的坚定决心,也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要求的具体体现。
“宽”政催生“大手笔”
“此次央行近10年来最大幅度的降息,是我国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的重要标志,也是央行配合积极财政政策,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实践。”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如是评说。
央行也在降息公告中指出,此举是为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发挥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日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回顾货币政策的历史会发现,这是我国首次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使在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对货币政策的表述也仅为“稳健”。
“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比,适度宽松的提法给市场发出了一个更加明确、更加果断的信号,那就是要为实现当前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此次大手笔降息举措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做此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贺力平表示,当前经济增长出现明显下行风险,货币政策应对通胀的功能开始减弱;而其另外一个功能,即刺激需求的作用目前有必要充分地发挥出来。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与CPI逐月回落,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速下滑迹象明显,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防通胀”的宏观调控措施也理所应当被“保增长”取代,这也为我国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留下了更大操作空间。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为了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如此大幅度降息也是与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相呼应。财政支出很大部分需要银行信贷的支持,而下调贷款利率,会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从而有利于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李稻葵说。
御严寒出重拳
随着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世界主要经济体多次采取协同降息的方式,对经济进行扩张性干预。而此前我国央行也已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连续三次降低利率,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取消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
“这一系列货币政策紧锣密鼓地出炉,都是为了应对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急剧变化,力争化解损失到最低限度。”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
从国际看,全球金融市场仍剧烈震荡。不论是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还是初级产品市场,都表现为价格剧烈波动,相应金融机构损失不断扩大。截至目前,美欧大型银行机构和保险公司报出的损失已经超过7000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次贷在全球金融业造成的损失将达到1.4万亿美元。预计未来金融机构报出的损失还将不断扩大,金融动荡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金融风暴持续升级,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风险日益凸显。我国也难以独善其身,其中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较高的出口业受损严重。数据显示,受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影响,我国前三季度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个百分点。受其影响,企业规模扩张放缓,生产压缩,进而影响到就业、消费等领域。
“当务之急是为企业找到一个产品销售市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赵锡军分析说,贷款利率大幅调低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改善企业盈利预期,促进企业投资。当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因缺少资金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经营困难。中小企业是中小金融机构的主要客户。因此,国家通过给予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的差别对待,可向中小金融机构释放更多流动性,拓宽中小企业信贷闸门。
提振信心普惠民生
对广大民众来说,此次降息带来的利好不仅有来自精神的,也有来自物质的。
“大幅度降息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告示效应’,表明国家将以巨大决心保证经济平稳运行,会极大提振市场信心,使人们对经济的心理预期起到积极作用。”李稻葵说。
利率降低,可减轻购房者贷款负担,从而拉动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多个行业消费,有益于经济稳定发展。有人算了一笔账:5年期贷款利率从7.20%下降至6.12%,下降了1.08个百分点,以50万元20年房贷为例,降息前月供3937元,降息后月供3617元,每个月房贷还款减少320元。
李稻葵说,虽然表面看利率下调会使存款人受损,但未来通货膨胀率有望进一步走低,预计明年CPI在2.6%左右。因此长远看,随着物价下降,居民存款损失还是有限的。
专家普遍认为,4万亿元投资计划从项目选取到实施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此次央行大幅降息态度更坚决,决策实施速度更快,效果也会相对较快显现。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较强,资金密集性行业将受益降息,如何将银行资金引导流入实体经济是决策部门后续要关注的重点。
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取决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存款准备金虽然此次下降了1%,但还有比较大的下降空间,未来可能还会逐步下降,从而给中小银行留下更多贷款空间。”李稻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