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训基地一区原司令员王良旺将军当年充满热血、雄心和梦想的诗篇,不禁使人憧憬起当年试训基地建设者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50年前,一支神秘的队伍走进中国西部巴丹吉林沙漠,在这不毛之地播下强国强军的梦想。
而今,一座现代化
梦想在大漠中延续
来过试训基地的一位外国将军曾说:这里是天然的试验靶场,但绝不是人类生存的地方。当地人对那里的艰苦环境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在戈壁滩种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还难。”试训基地的部队驻守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年温差高达80摄氏度,霜冻期长达7个月,一年刮沙尘暴近百天,试训基地人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将一批批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新战法送到部队,同时,他们也创造出另一个奇迹,将荒漠营区改造成紧跟都市时尚、紧贴时代潮流的生态景观、现代营区,开创了具有大漠情怀、空军特色的军营文化,让试训基地人强国强军的梦想在大漠中延续。
在整洁的食堂里,士官匡海斌高兴地对记者说:“这里早餐有牛奶、豆浆、面包,午餐和晚餐是六菜一汤,三荤三素,每周有会餐,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伙食好了,上训练场就特别有劲。”
为开垦菜地,基地官兵顶风沙、冒酷暑,一锹一车运走沙石,又一锹一车拉来新土,从百里外的牧区拉回一车车羊粪,掺上炉灰,改善土质,仅在基地二区戈壁荒漠上就开垦菜地800多亩,饲料地350多亩,鱼塘10多亩,保证每个连队都有一片10亩以上的菜地,一座保温猪舍,一座保温大棚,一片果园。
试训基地官兵所创造的奇迹,并不仅仅是绿色和环境,更重要的是丰富的精神生活。上世纪90年代初,当网络还只是大家谈论的话题时,试训基地就已经在组建局域网;当光纤在很多人心目中还是一个概念的时候,基地人已经用上了光纤通信的电视和网络系统,“倚天”、“神箭”等一个个极具基地特色的局域网名,相继在各个试验区建成。
走在营区宽阔的马路上,观赏着现代的营房、宏伟的人工湖和体育场馆,特别是试训基地官兵的精神面貌以及言语中所透出的现代时尚元素、先进的生活理念和方式,让记者感到惊奇和兴奋。
青春在热土上永恒
“不久的将来,更先进的无人机将列阵蓝天,担起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在基地一区,70岁的赵煦谈起无人机,眼里闪现出青春的光芒和激情。
44年来,赵煦完成了从“长空一号”、“实体型靶机”、“超音速靶机”、“新型无人机”等系列无人机研制工作,成为我国无人机领域的开拓者。“是强国强军的梦想和他的无人机事业让70岁的赵煦拥有永恒的青春和激情。”试训基地一区政委王德亮如是解读这位“中国无人机之父”。
试训基地政治部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基地建场以来,有600多人在这里一干就是几十年,有100多人是父子两代、甚至是祖孙三代共同奋斗在这里;仅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就有1000多名大学生到这里建功立业。
李鸿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代表。她的家乡在经济发达的广东顺德,1988年9月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放弃到条件优越的大都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决定到西北大漠圆自己的导弹梦。20年来,在这块充满激情的土地上,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导弹试验科研事业中,成为空军年轻的女专家,被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五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成功和荣誉带给李鸿的不仅仅是激动,更多的是责任。20年间,李鸿放弃了姐姐在广州为她注册的公司,放弃出国工作、地方企业高薪聘请的机会,任凭家人、同学百般劝说,她始终坚守在试训基地。
和李鸿一样,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放弃地方优越的工作条件,带着报效祖国建功蓝天的梦想来到试训基地。
“年薪几十万,房车另谈。”这是一家软件公司给试训基地著名的“软件大王”、一区某站室主任张吉鹏开出的优厚条件。张吉鹏并没有动心。有人问他,凭你“软件大王”的本事,到地方单位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发展,为什么不走?他说,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离开这里。再问,他又说,戈壁滩虽然苦,但我在这里实现的价值是别处实现不了的。再追问,他又补充说,是国家和基地培养了我,报效祖国建设国防是应尽的责任,我义不容辞。
用生命守望祖国的蓝天
在东风烈士陵园,长眠着试训基地672个建设者青春的生命,他们平均年龄仅仅24岁。
50年前,试训基地建设者在荒滩上立起帐篷安营扎寨,狂风满天,飞沙走石。帐篷常被连根拔起,人们只能抱团挤在一起以防被风卷走。一位女技术员因追取被风刮走的图纸而卷进风暴,若干天后,人们在戈壁上发现她蜷缩的遗体。
曾任二区部队长的李杰民,带领数千名官兵,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夜以继日奋战,当第一枚导弹在呼啸声中刺向蓝天的时候,积劳成疾的他却趴在办公桌上,再也没有起来。
曾任一区某站站长的张绍抛,也倒在导弹颠簸试验的途中……
2003年,正在外地跟厂监造的一区某站总工程师朱国清因胃痛到医院检查,结果是:恶性肿瘤。
试训基地领导决定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他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做手术。此时,监造任务正进入关键阶段,朱国清坚持留下两天,把有关资料整理好,梳理出29个问题,并写出一份详细报告,亲手交给接替工作的同志。
谁也没有想到,年仅35岁的朱国清会患上癌症,也没有想到看似消瘦文弱的朱国清会有那样坚韧顽强的生命力!经过一年时间与病魔的殊死搏斗,2004年5月,他重回工作岗位,继续着他的科研试验。
士官朱传涛是试训基地二区某站三队便携式导弹发射班班长。别看是个兵,他可是试训基地有名的人物。
“发射!”指挥员下达了口令!
朱传涛肩扛发射筒,对准目标,稳稳地扣动扳机。然而,导弹却没有射出,只听见“呲呲”的怪叫声,继而是一声闷响,占导弹长度五分之二的弹体冲了出去,而导弹的战斗部还留在发射筒内。
险!靶场上空气瞬间凝固。朱传涛冷静地按应急方案熟练完成一连串动作后,迅速将导弹发射方向对准应急发射区,紧紧锁定发射架,从容撤离危险区……当兵5年,朱传涛一次次把“生命扛在肩上”,多次完成对高空远界、低空近界等复杂空域目标的拦截试验,经历数次险情,次次化险为夷,被誉为“王牌试弹兵”。“科研试训就是高风险的行业,每一型导弹试验中都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起基地其他人来,我这个兵面临的风险还差得远着呢!”朱传涛说。
在巴丹吉林沙漠西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如同那“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胡杨,试训基地的建设者顽强拼搏,用生命守望着祖国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