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5日电(记者王逸吟)今天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后的首个国际志愿者日。虽然天气寒冷,北京地坛公园里却暖意融融。“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暨奥运志愿者星命名仪式在这里举行,志愿者们以这样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170万海内外志愿者
命名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陈建生向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颁发了奥运志愿者星运行轨道图,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宣读了命名证书。
今天的活动中还推出了国际志愿者日版“微笑圈”。这是继接力版、长走版“微笑圈”之后推出的第三个版本,旨在进一步在全社会传播微笑理念,引导广大志愿者和市民实践微笑承诺,展示文明风采。
据了解,奥运后,北京团市委、北京志愿者协会积极推进北京奥运志愿者工作成果的保留转化,同时加大志愿公益服务项目的开发力度,在前期推出1000个市级志愿服务示范项目的基础上,最近又推出了敬老助残公益实践项目,为全市百岁老人提供专业志愿服务,并逐步解决残疾人就医上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