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崇高使命与责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国家走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需要,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涉及农、林、水、地、矿、油、电、化、建、交等各个国民经济重要领域,许多行业高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形成是一个主客观互动和历史积淀的过程。我校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行业背景的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根据自身发展历史、行业背景等情况,注重提升自身发展内涵,以建设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特色谋发展,以贡献求支持,认真思考学校的定位,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努力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为社会与行业发展服务紧密结合,注重提高为行业和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走符合学校历史和发展前景的特色发展道路,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时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努力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主要体会
一是始终坚持发展学校的特色与优势,以历史的责任感明确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学校几代领导集体始终关注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坚持继承发扬学校老一辈师生“为祖国多找矿藏,把自己百炼成钢”的地质精神和地矿行业的“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始终将培养高水平地学人才、促进国家地质事业发展作为自己的教育使命,无论是在地矿行业发展陷入低潮时期,还是在其他高校整合、转型时期,学校都坚持“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建设目标。几十年的发展证明,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行业背景的学校,培养地学人才,并以其特有的竞争力服务于地矿、能源、水利水电和铁道等国家基础建设行业,是学校的比较优势和特色所在。我校的学科拓展、人才培养必须始终以此为依托。正是有了对地学特色学科优势的继承发展,学校才抓住“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平台建设专项”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奠定了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
二是始终坚持“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大学精神,以凝聚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不断激发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地大人始终不畏艰苦、克难奋进。求科学之真,务勇攀高峰、探索地球系统奥秘、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实;求民主之真,务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教授治学、人才强校之实;求大学之真,务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建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之实;求育人之真,务基础宽厚、专业精深、知识丰富、爱国爱校的人才培养之实。
三是始终注重凝练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为核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坚持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重、科研与教学并重,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形成了以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为龙头的优势学科群,并集优势力量成功申报了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点,优化了学科机构;学校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实验室及创新平台建设,有力地提升了办学功能,使学校定位由以人才培养为主拓展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并重,扩展了学校的生存空间,即由过去单纯地面向地矿系统转变为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学校科研项目数和总经费额年年攀高,各类奖项申报硕果累累。这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体现,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结果。
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两点启示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首先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着眼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不断深化对高等教育目标、任务和办学思路的认识,破解影响学校发展的各类难题,提高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重点,努力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和充分展示才华的体制机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三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把工作重点切实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有力保障学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四是要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学校与外部的各种关系,发挥良性互动作用,促进学校与地方的和谐发展,力争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是教书育人主体,因此,提高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岗位责任意识和竞争优化意识,解决青年教师成长慢、高层次人才后继乏人的问题;要依托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大项目和重点学科创新人才组织模式,制定有利于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的政策和制度,让新进教师、年轻教师尽快融入团队并发挥作用。同时,要创造条件,鼓励更多教师进入国家级、教育部人才工程计划,努力造就一批国家级教学名师,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影响力。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