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筑英从北大物理系毕业后就到了我们长春光机所。他聪明好学,精通多国语言,同时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这使得他充满了个人魅力。有些科研人员以发表论文为目的或仅凭自身兴趣进行科学研究,而蒋筑英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工作的首位。他常说“科学研究要用于社会进步”,并一直积极探索科研成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上世纪80年代初,长春光机所的创始人、我国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派他到当时的西德学习X光望远镜检测技术,即利用X光的散射检测镜面的光滑度。他在掌握这些知识后马上想到了可以用这个技术检测药瓶、酒瓶等器皿内液体的纯净度,并联系同事帮助他搜集相关资料,可惜他还没研究完就因病去世了。当时我国彩色电视的复原技术十分落后,导致颜色失真严重。蒋筑英就与导师王大珩一起攻关,提出了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终于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如今,人们能看到图像清晰、色彩逼真的彩色电视就有他的功劳。
蒋筑英能在科技事业上大展身手,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环境下得以实现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那时候提出的这些口号,激发了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献身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迎来了我国科学技术改革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蒋筑英精神的鼓舞下,我们长春光机所以知识创新和高技术创新为主线,致力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多学科综合性研究,为中国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光学的摇篮”,30年来创造了无数辉煌。
近些年来,长春光机所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更是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的中科院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已经建成,一个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设施完备、环境优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科研产业园区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蒋筑英英年早逝后之所以迅速成为全国学习的楷模,验证了改革开放使知识分子脱颖而出成为了可能。30年来,王选、袁隆平、方永刚、马祖光等一个又一个的知识分子典型感动着整个社会,也让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在广阔的舞台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人物小传:冯秀恒,原长春光机所四室高级工程师,蒋筑英生前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