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高校与地方日益紧密的合作正为崛起的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提升理念在贡献中求发展
高校与地方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方向还是权宜之计?是提升大学水平的契机还是制约大学科研水平提高的障碍?这涉及到办学的基本理念。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说:“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最为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与世界经济发展中心的形成与转移有密切联系;二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大学相辅相成。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以人才和科技创新力量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进步,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中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面对厦门大学是全国的大学还是厦门的大学的疑问,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明确表示:厦门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但首先是福建的大学、厦门的大学;厦门大学要服务全国,但首先要服务福建、服务厦门。服务区域就是服务国家,服务国家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
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地方,树立“顶天立地”意识,已逐步成为高校的共识。“顶天”,就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科学技术前沿,解决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在国家科技创新前沿的若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立地”,就是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出发,切实解决当地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在地方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骨干作用。“顶天”和“立地”两者能不能相互促进?高校在实践中找到了答案。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山大学为广东信息、生物、医药、海洋、节能等区域支柱产业解决了一大批关键技术,完成了广东省70%以上的城市规划,建成广东省最强大的医疗保证系统。而厦门大学已有大批应用研究成果在福建、厦门实现产业化。王侯聪教授研发的优质水稻“佳辐占”在福建省已经推广550万亩。依托厦门大学的“福建省医学分子病毒学研究中心”研发出“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疗效显著优于世卫组织推荐的“达菲”。而高校在办学上也不断迈上新台阶。
理顺推动合作的内部机制
与国外的一些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体制僵化、机制不活。有学者指出,高校的科技体制和一些制度及管理方式对科技成果转化起制约作用。高校的科技评估体系、职称评聘政策、业绩考核和奖励政策、人才流动制度等基本上还是沿用旧的格局。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总的来说还是统得过紧,管得太细,内部和外部关系都没有理顺,不利于形成创新和创业的氛围和推动成果转化的宽松环境。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中山大学的做法,一是突破传统的科技管理体制框架,建立适应服务地方需要的科技管理体制。2007年成立了地方合作办公室,专门负责学校与地方政府的交流与合作。学校还打破校领导分管的界限,由几位校领导分头负责校市合作项目。
深 | 度 |
关 | 注 |
三是突破科技人员管理体制限制,充实一线科研力量。专门设立了200名专职科研编制,免于教学工作量考核,重点支持应用研究、交叉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四是突破学科传统布局,以支持国家尤其是
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为目的进行学科布局的调整。
五是突破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他们他们提出“零转让”的概念,即学校强调保障发明者的利益,强调成果转化而产生的社会效益,而不看重转让为学校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在成果转化方面实行两个“三七”开,即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发明者可获得70%的利益分配,第一发明者可分享其中70%的权益分配。
这些做法,极大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高校智力成为财富充分涌流的不竭源泉。
共建创新平台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加强高校和地方合作最有校的手段和途径就是构筑合作创新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近年来,高校更加注重瞄准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创新需求,更加注重有组织、跨学科与省市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承接省市委托的重大科技项目。
厦门大学找准结合点,积极主动加强对接。双方加强经常性沟通、开展互动对接,建立了定期联系沟通机制和需求服务对接机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和组织专场对接会等形式,推动合作常态化。仅2007年,就有100多个项目参加福建“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太阳能多晶硅1661系列研究”等50多项优秀成果成功签约。与地方共建大学科技园,引入更多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成果,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光电、生物制药、信息、软件及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急需的项目成果进行培育,力求使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及应用研究项目实现产业化。
地方大力投入中山大学校区建设,为学校实现新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在“985工程”建设中,广东地方财政投入了十多个亿,显著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科研软环境。今年5月,广州开发区――中山大学生物工业研究院宣告成立,这是继深圳、珠海、佛山后广东第四个城市与中山大学建立的校市合作研究院,拓展了校地合作的科技服务平台。
把握合作规律寻求主动服务
高校服务地方,只有掌握规律,才能提高主动性。共建合作,要紧紧围绕双方发展的重大需求,坚持地方和高校共赢的理念。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认为,高校主动服务地方,地方也要积极为高校创造条件。
福建省立足于服务祖国统一大局,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厦门大学从中看到了机遇,把贴近海西、融入海西、服务海西上升到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的高度,制定了《厦门大学海峡西岸经济区行动计划(2007-2012)》,使双方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今年初,厦门大学主要领导专程赴福州,遍访省委、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省编办,汇报情况,寻找合作结合点。省委省政府的同志也专程来到厦门大学,与厦门大学开展科技项目和成果对接,就如何开展常态化合作达成协议。
中山大学的校地合作也从最早的教师个人行动为主,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已经成为有机制体制保障的高层战略合作。他们总结出“123”思路,成为校地战略合作的体制保障。“1”即一把手负责制,市校两方的主要领导担任合作的总负责人。“2”即两套机构运作,校市双方分别委派专门的部门,负责合作具体事宜的运作与协调,通过完善沟通机制建设,保证每项合作项目落到实处,取得实效。“3”即三个层面参与,中山大学在合作中确立了校院和科研团队齐参与的思路,校市合作具体内容以项目形式展开,项目协调放在校院一级,项目的实施则落实到科研团队,有力地保证了每一个项目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本大学应‘启发闽省之天然资源,以达到振兴实业之目的,而徐图国际贸易之发展’”,这是早期厦门大学《办学大纲》中的表述。如今,高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向着先贤的办学理想迈进,主动融入经济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强大智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