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广大农民精心搭建“转型桥”。近年来,枣庄把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作
促进农民由经验型向智力型转变,枣庄组织各类专家重点编写、制作了“乡土教材”,丰富农民的知识视野,促进他们转变传统观念,精心引导他们从事“市场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在构筑产业化体系中,培养农民的整体意识、系统思维,掌握从龙头、生产基地到市场的基本常识,让他们在系统中为自己定好位,能够在大环境中游刃有余地搞好生产经营。各类职业院校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走向,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按需求增添授课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以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培训基地,让农民及时掌握高效农业的最新信息;发挥乡土人才的引领助推作用,实施了能工巧匠带动战略,以身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致富典型为示范,树立“标杆”,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
在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在变为居民,又在经营中成为股民。枣庄市运用文化力、科技力来培育广大农民的创新活力,使他们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引导他们在创新中创业。各级干部、各类职业院校的教师,注重向农民辅导先进文化知识,传播“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新农村发展走向”、“土地如何流转”等政策、信息,促使农民尽快适应这种新形势。蕴藏在广大农民中的创造力被激活,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平子村农民王鹏,实施奶牛饲养标准化、规范化,建立了“奶牛饲养资料库”,吸引众多乡亲聚集在他所创建的“科技沙龙”里,学习、交流奶牛的饲养与管理。岩底村农民王永学,创建了集科研、试验、繁育、推广于一体的“新世纪优质果品苗木繁育基地”,牵头创办了林果发展合作协会,发展会员160多人,建设新品种果园上万亩,形成了研究、示范、推广、服务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