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校替学生办信用卡的权利侵害

2008-12-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钟一苇 我有话说
据媒体报道,陕西某大学在学生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学生个人信息办理了上万张信用卡。事情曝光后,学校方面向学生表示了道歉,相关银行也已将这批非法办理的信用卡注销。

该报道说,若不是该校有学生向银行申请业务,无意中获知了冒办信用卡的蛛丝马迹,还不知这样的秘密会隐藏多久。不过从常理上判断,学校也

不可能永久隐瞒此事,因为信用卡的账单迟早要落到学生个人身上,冒用信息这一环节终究会暴露。然而,明知如此,校方还是一意孤行,对学生的私人信息不告而用,当真是将学生的权益抛到了九霄云外。作为管理者,学校本应以负责任的态度,保护好学生的隐私,避免由于信息泄漏而造成权利受损的情况。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校方竟然监守自盗,自己当了权利的侵害者,这不能不令人遗憾乃至愤怒。

学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将自身的过错归结为“好心办了坏事”,至于学生知情与否、同意与否、是不是会蒙受损失这些“细节”,则被视为不需过问。相关人士还说,银行为学校放贷,学校为银行提供学生信息,这是双赢互利的过程,学生应该“理解”这个道理。

虽然校方已经道歉,但这样的认知却让人忧虑:办不办信用卡,是个人的私事,应由个人选择。即使校方好心代理,也要事先征得学生的同意和授权,否则就是侵权。对学生的真实意愿不闻不问,对学生的切身利益置之不理,甚至将学生的隐私作为交易的筹码,这些行为背后,是校方权利意识的淡漠,也反映了学校管理中行政主导、监督失衡的弊病。正因为权利保护和监督的缺失,人们甚至有理由怀疑:在万张信用卡的背后,是不是存在着不正当的利益交换?相关部门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当予以澄清。

在现实中,私人信息被盗用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我们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手机时常会收到地产商、汽车销售商、保险公司等闻所未闻的企业或公司发来的促销信息,而当事人完全不知道它们怎么会摸清自己的底细。我们的隐私怎么会被泄漏出去?又是谁在贩卖这些信息?如何纠正此类侵权行为?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类似万张信用卡侵权这类事件就会层出不穷,愈演愈烈。我们期待权威部门能够尽快应对,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切实保护公民权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