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什么浙江人巨资出版《宋画全集》

2008-12-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庄建 我有话说
“这么精美的画,古人生命的智慧在那闪烁。”12月28日,翻开《宋画全集》,画家张伟平在心中惊叹。尽管看过、也收藏了不少日本二玄社印制的中国宋代画作品,画家尉晓榕还是让眼前的画面惊呆了:“那个绢本啊,它的经纬非常分明。看二玄社印的宋画,从没这个感觉。”

看到了先期出版的两卷《宋画全集》,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也生出诸多感慨:“这样全面地把宋代绘画收集到一起,可与《全宋诗》、《全宋文》相提并论。这几年,我写了一本《陶渊明影像――文学史与美术史的交叉研究》。当时为了尽力找有关陶渊明的绘画作品,我还到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弗瑞尔美术馆。如果《宋画全集》出版得早一点,我就不一定要跑到美国去了。”

没有一张藏画要集千幅之巨

“有人好心地问我们:你们藏有几张宋画?确实我们没有。”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宋画全集》编辑委员会主任张曦在28日《宋画全集》首发式上提到的这一幕,在《宋画全集》编纂过程中曾多次重现。

2006年初正式启动宋代绘画研究项目时,没有人怀疑它的重要价值。但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宋画全集》执行主编许洪流开始收集资料时,即使从热情的支持者的目光与言谈中,也感到了他们的疑虑与担忧。这项工程规模确实太浩瀚,总投资8000多万元人民币,操作太艰难。

浙江省文物局一开始就与浙大站在了一起。浙江省文物局局长、《宋画全集》编委会副主任鲍贤伦说:“做这个事情我们充满着自豪感和使命感。当初也别无选择,意义大难度小的事别人做了,意义没有难度不大的事我们不会做,意义大难度也大的事,我们就激动一回,做它一回……如果我们不是满怀为天下学子所用、让优秀遗存发挥更大价值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坚持不下来的。”

浙江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在文化大省建设中发挥了威力。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辛万苦,浙江人的“四千”精神,感染了合作者,在编纂者所到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辽宁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艺术博物馆等海内外一百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和其他收藏机构,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和热情的帮助。

28日,《宋画全集》其中的两卷――美国大都会卷、日本卷已经摆在面前,海内外博物馆界,特别是国内的博物馆界在宋画资源的整理、利用上,共同成就了一项造福全人类的盛事。

“书能够做到这个程度的话,几乎不需要打开原作了”

2006年,鲍贤伦带许洪流去北京,带了几张数码打印样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肖燕翼看了样稿后说了一句话:“书能够做到这个程度的话,对我们搞研究的人来说,几乎不需要打开原作了。”肖燕翼的高度评价,使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都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宋代文化艺术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代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绘画创作题材广泛、表现手法丰富、笔墨技巧精纯、艺术境界高妙,名家佳作灿若星河,是继唐代之后,中国绘画史上又一个高峰。一幅《清明上河图》,照亮中国绘画历史天空近千年,但是,这些瑰宝距今已有1000年左右的历史,出于保护的考虑,相当多的作品现在已不适宜打开,即使是研究人员也难得一见。《千里江山图》是宋代画家王希孟唯一存世的作品,纵是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肖燕翼,也已16年未睹其真貌。

文物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当初,浙大确定要出版《宋画全集》,就是要用现代技术做出精美的出版物做替代物。于是,能否有高清晰的图像成了问题的关键。“因为中国传统的书画里面有个根本性的特征,通过笔墨的精微来传达精神,精微的笔墨如果没有高清晰的印刷是难以体现它的精神的。”许洪流说。

为实现目标,编纂者、出版者为拍摄和制作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曾在美国仔细比较过《历代帝王图》、《捣练图》、《攀骑图》印刷品和原作的画家邱挺评价说,“整个《波士顿美术馆唐宋元藏品集》(日本印制)印刷的风格都偏暖色,做得特别‘漂亮’,但这种‘漂亮’夸大了反差度。以《捣练图》为例,他们把头发做得非常黑,与脸部粉黛的衔接则不自然……还有石绿、石青包括朱砂的感受都会过火。《宋画全集》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再比如《攀骑图》里马头上的红绣球,还没有谁能够印出这么正的红来,《宋画全集》把这种感觉做出来了。这些作品非常好的传递了宋人对色彩的理解,达到了比二玄社复制品还要高出一筹的状态。”

看到《宋画全集》,画家顾震岩说,艺术实践中我们更注重好与坏,宋画准确的面貌已经出来了,对于我们研究宋画、研究技术,提供了第一手的艺术资料支撑。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认为,《宋画全集》为当代从事宋代水墨画创作、历史研究的画家、学者提供了在不能接触原作的情况下,深入、全面、清晰地了解作品的最好的条件。

期待《宋画全集》哺育画坛新人

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曾经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著名美学家叶朗指出,对宋代文化艺术研究的意义过去估计不足。《宋画全集》有图像和文献,图像很全面,题跋完整。对研究美学史也很有帮助。

画家张捷认为,“《宋画全集》是文献的抢救性工作,功德无量。”

画家郑力将自己和同代的画家说成是“二玄社出身”,认为自己“受了很多二玄社的益”。习画在他之前的画家陈平,远没有他幸运。陈平说:“我们上学的时候,没有任何资料,都是以前学校刻录版的黑白照片,拍得模模糊糊,只能知道宋画的样子,笔墨全然看不清。那时候的临摹,都是靠老师的引导和自己的理解、通过对画的猜测去画。”他们这一代中国画画家,被称为“刻录版出身”。郑力期望,《宋画全集》能够担当起哺育一代代画坛新人的历史责任。

链接

《宋画全集》由图册与文献两部分组成,最终将入编海内外公私收藏的所有纸质和绢质宋画1000多幅,是一部具有工具书性质的大型宋画资料总集,反映存世宋画总貌,展示有宋一代绘画之盛,全面汇集了古今中外具备较高学术、研究价值的宋画文献资料。绘画收录范围为两宋,五代,辽、金,卷帙分列故宫博物院藏品、上海博物馆藏品、辽宁省博物馆藏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中国其他文化机构藏品、欧美国家藏品、日本藏品、宋画文献汇编,总八卷。其中,“欧美国家藏品”卷和“日本藏品”卷先期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