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考察、同步换届: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
高校领导班子是推进学校改革和事业发展的组织者、推动
为统筹高校党政集中换届工作,从2003年起,江苏省委组织部就研究出台了系列文件,明确省属高校党委、行政领导班子任期时间,对换届工作进行规范。2007年12月,江苏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委教育工委制定印发了《2007―2010年江苏省高校领导班子组织建设规划》,进一步要求在全省高校实施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集中同步换届,为全省高校领导班子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
着眼全省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大局,江苏提出按“科学和谐、以人为本、人岗相适、扩大交流”的原则,实施集中同步换届工作。从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和省委教育工委及高校等多个部门抽调得力人员组成考察组,普遍实行了考察预告、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和民主推荐制度,共组织了8910人参加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和民主推荐,与3697人进行了个别谈话。民主测评和推荐中,规模大的单位由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以上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及教(职)代会代表等方面同志参加;人数较少的单位,则由全体教职员工参加,确保参与测评和推荐的广泛性。同时还通过提前发放领导干部名册和述职述廉材料等方式,增强了测评、推荐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酝酿方案时,始终把民意作为主要依据,在配备人选时,充分使用全省资源,统筹考虑。在考察调整现任领导班子的同时,还进行了后备干部推荐,兼顾了当前和长远的结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江苏高校领导班子集中同步换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江苏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王国生说:“今后,集中考察、同步换届将成为江苏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制度,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并长期坚持下去。”
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集中同步换届成效初显
高校集中考察、同步换届,对于教育大省江苏而言,意义非同一般。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广银说:“集中考察、同步换届为干部的统筹配备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进了高校领导班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具有长远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意义。”
此次江苏共有5所10年以上没有换届的高校成功实施了换届,有42所高校第一次进行党委换届、31所高校第一次进行行政换届,其中有27所是党政同步换届,高校党政领导班子集中同步换届工作的正常化,为全省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集中同步换届消除了干部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彻底改变了领导班子或变动频繁、或任期过长或有任无期等现象。严格按照规定配强配齐党政领导班子,解决了一些高校存在的领导班子长期缺额、职数不全等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实施了继续提名或留任的不能超过58周岁和高校领导干部在同一学校同一职务上连续任职达到两个任期或十年以上的,不再提名或任命担任同一学校同一职务等规定,推动了干部交流和新老交替。
换届后,江苏高校领导班子专业知识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干部层级结构也得到优化。据江苏省委组织部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这次提拔任职的85名省管干部中,博士36名,占42%;正高职称51名,占60%。换届后,66所省属高校领导班子中,研究生学历257人,占53.9%;正高职称243人,占50.9%;32所省属本科高校中,正高职称201人,占71%。通过换届,高校领导班子知识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此外25所省属本科高校领导班子配备了女干部,16所省属本科高校领导班子配备了党外干部,分别达到78%和50%,提前超过了《规划》规定的争取到2010年50%以上的本科院校领导班子配备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比例要求。
此次换届,干部交流面之广泛也可谓空前,共涉及高校领导班子91名领导,其中,校际交流任职的有59人,校内职务调整的有20人,地方党政干部转到高校任职12人。换届后,27所省属本科高校党委书记或校(院)长都是交流任职,占84%。
纲举目张:集中同步换届释放综合效应
集中考察、同步换届,江苏通过实践创出了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路,其综合效应正进一步释放:
其一,换届过程成为推进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过程。过去,个别高校长期不召开党代会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的建设,这次集中换届的所有高校,都能按期召开党代会,这不仅推进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尊重了党员主体地位,保障了党员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参与、管理和监督作用。同时,也对高校广大党员进行了一次党的基础知识的大教育大宣传大实践,广大党员通过参加党代会活动,提高了对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认识,自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几十所高校接连召开党代会,鼓舞了高校广大党员的信心和热情。一所近十年没有开过党代会的高校召开党代会后,一位老党员给江苏省委组织部写了一封长信,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党代会给所有党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党的知识大普及,凝聚了人心,确立了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更密切了我们和党组织的关系。”
其二,制度创新的有益尝试。有专家指出,江苏高校领导班子集中同步换届体现为一种前瞻性的制度设计,从思路到实践,是一个理性的、系统的、有序的和可控的过程。单一学校调整和面上整体推进结合,现职干部配备和后备干部推荐结合,人岗相适和结构优化的结合等通过这项制度得到初步尝试。这项制度的形成为实现领导班子目标管理创造了条件,也为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目标考评体系奠定了基础。
其三,扩大了干部队伍建设的开放度和融合度。这次集中换届,干部交流人数之多之广是空前的,打通了高校与高校、高校与地方间的交流渠道,共提拔使用近年来参加公选进入考察没有使用的干部11人,从高校选派到厅局和地方的挂职干部4名,还将9名优秀的高校管理干部输送到党政机关任职。从部属高校到省属高校再到市属高校,从本科院校到专科、高职院校,从高校校园到地方党政机关,交流的大氛围、大平台、大机遇得以形成。“从更长远的意义讲,集中换届的干部交流,为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契机,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江苏省委组织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说,“实践已初步证明,干部交流可以促进一个单位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的形成,促进高校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推进科学发展和班子建设上新台阶。”
其四,领导班子建设体现以人为本。一方面,把握班子的整体结构,结合班子建设需要和干部个体的素质、特长,做到人岗相适,尽可能充分发挥干部的优势和专长,实现工作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兼顾领导干部实际困难,体现人文关怀,调动广大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江苏某高校党委书记在外地工作数十年,双亲却远在南京,年迈的父亲卧病在床多年,通过综合考虑其个人领导能力、业务水平和家庭状况,在此次同步换届中,这名干部被调回南京某高校任职,他激动地说:“感谢组织上对我的照顾,我会更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