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国家越来越重视对海外高端人才的引进,我自己也是在10年前响应了国家这样的号召。
在美国留学时,我就一直关心着国家的发展。10年前,国家非常希望能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我曾就读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集成电路的发祥地,许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和技术都诞生在那里。
经过多方调研和分析研究之后,“星光中国芯工程”于1999年1月进入规划阶段。我提出借鉴硅谷模式、以企业为主体而非实验室的形式承担这个工程。正值新中国成立50周年、改革开放20年,这种创新的运作模式得到国家的支持和鼓励。原信息产业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为中星微电子注资1000万元人民币,而创业团队则以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入股。当时,这种创业模式在国内尚属首例。
1999年10月1日,我应国务院邀请回国参加国庆50周年观礼,并把我的创业团队带回祖国。创业团队成员杨晓东博士和金兆玮博士如今都成为中星微的领军人物。我们之间早已结下深厚的友谊。金兆玮是我的高中同桌,而杨晓东是我在伯克利读书时就认识的朋友,我在硅谷的第一次创业也是跟他一起。
我带他们去看大型歌舞演出《祖国颂》,带他们去爬长城。那是杨晓东第一次爬上长城,从小在美国长大的他非常兴奋。这些活动都是我精心策划的,我们在长城上合影,立下誓言,我希望团队在开始工作以前就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念,让团队成员看到祖国值得我们为之奉献自己的青春。
两个星期以后的10月14日,国家投资方案正式落实,中星微电子正式成立。那时很多人创业都去嘉里中心,而我们却在中关村的一个没有取暖设备的仓库里开始了创业历程。我想,1000万人民币的投资并不多,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另外,在创业之初,整个团队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接受考验,对于筛选人才和培养意志是非常必要的。
选择回国,是因为我的心里一直希望为祖国做点事情,年轻人总是希望把青春奉献给自己的祖国。中国人说“落叶归根”,可是如果大树能在国内长成不是更幸福吗?如果能把自己在硅谷学到的芯片的关键技术、硅谷创业模式和企业管理经验带回国内,并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是一种幸福的人生选择。至于创业能否成功、产品能否打入国际市场,当时还不敢想象。但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去奉献;我们都没想过退路,只想着怎样把事情往前推进。
心系桑梓 |
十年后的今天,中星微电子已经申请了1500余项国内外专利,突破了八大核心技术。凭借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中星微在国内外市场上从未遭遇过任何知识产权纠纷,产品打入了索尼、惠普、三星等众多国际品牌。
回国创业并取得成功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一个人要有理想,并且要敢于为理想做出毫不犹豫的行动。在我国扩大派遣留学生工作30年之际,我们在海外积累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可以说这是国家的人才储备战略库。今天的中国不同于30年前,也不同于10年前,各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有很多留学生抱着与我当年一样的心情回到祖国,这是他们回国创业的大好时机。(本报记者张莹采访整理)
人物简历:邓中翰,“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中星微电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首席专家。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电子工程学博士、物理学硕士、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应邀回国,创建中星微电子公司,负责“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的研发。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奖项及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