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主办的“第三届劳动经济学国际研讨会”日前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十多个国家的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以及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1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论坛。与会者围绕亚洲劳动力市场、劳动力需求与歧视、家庭关系与儿童成长、贫困问题及和谐社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研讨会上,国内外学者从多个侧面对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问题进行了阐释。有学者提出,如果形成有效的工作搜寻机制,将有利于降低摩擦性失业,缓解就业压力。有学者利用异质性工具变量模型,计算了珠三角地区农村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也有学者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CHNS)数据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个人教育回报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同时回报率在性别、文化程度、地区和行业间存在差异。有学者利用就业网站发布的职位空缺资料分析雇主对雇员在性别、年龄以及户口等的偏好。
此次论坛的特约嘉宾展示了微观劳动经济学的前沿方法。如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CraigRiddell指出,大多数关于人力资本方面的研究都采用间接度量方式,但这恰恰是人力资本的投入而非产出(如技能、知识等)。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StevenStern展示了劳动经济学领域最新的静态随机模型,并介绍了几种方法。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JohnKennan为移民决策建立了一个动态优化模型,弥补了以往对移民的研究多为描述性的,行为决策模型很少,动态模型更少的缺憾。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Wang-ShengLee提到在分析失业率与最低工资关系中时间序列方法一直被忽视,对比代表性的面板数据方法来说,时间序列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提供关于最低工资改变对失业率的长期影响,并利用澳大利亚的数据进行了验证。
除了和劳动市场直接相关的议题外,很多学者把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在家庭关系与儿童成长、社会和谐等方面。比如,有学者把农村合作医疗的引入作为一个自然试验,发现合作医疗项目没有明显改变参与者的卫生保健情况,但降低了参与者卫生保健支出中的个人现金支付水平。有学者考察中国教育水平与农村区域内部存在的不平等关系,揭示了教育回报率的差异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水平。有学者把幸福水平作为主要变量,发现城乡居民存在显著的幸福感差异;城市居民的幸福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健康极大地影响人们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