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在著名历史学家宁可先生八十华诞之际,举行了“宁可史学思想研讨会”,与会者对宁可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特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宁可先生在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先后出版了《宁可史学论集》等多种专著,发表论文80多篇,在史学理论、中国古代经济史、敦煌学和隋唐五代史等
关于宁可先生的治学特点,与会者指出:由于宁可先生理论素养深厚,又重视对史料的搜集和辨析,因而其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具有前瞻性的学术意识。宁可先生思维敏锐,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其研究往往能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并带动相关研究的开展。如其关于“亩产和劳动生产率的研究”、关于“中国古代社邑的研究”等,都是开风气之先的成果。二是重视基础性工作。宁可先生始终重视基础性研究,注重对史料的全面搜集和辨析。如他参与编纂和组织的《英藏敦煌文献》、《敦煌文献分类录校丛刊》等项目,都是事关敦煌学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工程。三是学术视野开阔,善于从长时段的历史进程来解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如他有关中国古代人口和社邑的研究,都是体现其治学特点的经典之作。四是既重视微观实证,又注意理论阐发,将理论提升体现在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把握和概括当中。五
是既重视选题的理论意义,也重视其现实意义。宁可先生研究的重要问题,如地理环境、封建经济、农业劳动生产率等,都是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同时也都能加深读者对中国国情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