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师道尊严”辩证

2009-01-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宋晓梦 我有话说

弄清“师道”本义不止是学术的需要

近一时期,对“师道尊严”的质疑乃至非议时有耳闻。理由主要有二:“信息时代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这个职业是不是‘道’的承载也成了问题。因此“师道尊严”已不合时宜,甚至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障碍。

笔者认为,在对“师道

尊严”进行非议之前,先要弄清其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这不仅是学术的需要,也是对教育健康发展负责任的表现。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辞书对“师道”这一词条的注释为1、师承;2、求师学习之道;3、为师之道。为了方便论述,我们把这三条逐一展开:

师承者,指治学的路数、学术个性、学派归属与老师有继承关系。无论学术界还是艺术界,师承都是使学术、文化的精华得以延续、发展重要手段,也是创新的重要基础。

所谓求师之道,传统文化的精典中有不少精辟论述,孔子《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礼记》中的“教学相长”、“学学半”;韩愈《师说》中的“无贵无贱,无少无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都是对“求师之道”经典的解释。

至于为师之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启功先生生前为北京师范大学提出的校训,可视为简约而准确的诠释。而韩愈在《师说》中将其概括为“传道、受业、解惑”。践行这三者,当然也离不开“学高”、“身正”。如果能以如此“师道”规范教师,治学育人,何愁“师严道尊,民知敬学”?笔者实在看不出,这其中的哪一条“不合时宜”?倒认为这些经典的“师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贡献给全人类的瑰宝!

问题出在“师道”本身,还是师道载体

按照传统经典,不守师道,就不能称其为师。可在现实中,很多人眼里,教师仅仅是谋生的职业之一:你卖萝卜白菜,我卖知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感,人类文明传播者的使命感,都无所谓!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在教师或教育管理者中不能免俗者也不乏其人。但必须指出的是,这是社会上一些人的教师观出了问题,是某些教师或教育管理者出了问题,而不是“师道”出了问题。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恰恰是不懂“师道”、不守“师道”;要解决问题,恰恰需要弘扬“师道”,加强“师道”教育和有关制度,大力表彰那些守“师道”的好老师。在这种时候,怎么能说“师道尊严”不合时宜呢?

至于信息时代教师已不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这是不争的事实。正因如此,现行的教育改革,大力倡导“师道”中的“教学相长”。但绝大部分青少年学习的主要渠道仍然是学校、是老师,这同样是不争的事实。即使现代教学理念提倡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要同时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很多家长之所以要择校,其实就是为了“择师”。以至优秀教师资源的匮乏,成了解决教育公平的最大难点之一。在高校,老师讲课讲得好,选他课的学生就多,甚至多到要电脑派位。说明即使是自学能力相对较强的大学生,也是需要向教师学习的。至今我们还没听说哪位功成名就者从来没有受到过老师的惠泽,倒是很多院士、专家、德高望重的国家领导人,至今还通过各种形式,怀念、感戴、他们的老师。信息时代的教师面对知识爆炸,应当研究的是如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尤其要授人予“渔”。改变中国教育传统中单纯重知识灌输的陋习,这倒是传统“师道”中的“受业”,需要在新形势下改进的地方。

“师道尊严”是不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障碍?这里仅以清华大学首届“我最喜爱的十佳教师”彭林教授为例。有人问他怎样搞好师生关系?答曰:我不刻意经营师生关系,只是全力以赴地研究怎样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好。据说,他曾经关起门来批评学生,他不能容忍懒惰和投机取巧。他公开宣告:选我的课,不付出努力,就别想拿到学分!他用正直、敬业,告诉学生,怎样做事,怎样做人。至今,彭林老师已是两门国家精品课的获得者,选他课的学生人数在清华大学名列前茅――“师严道尊,民知敬学”就是这么形成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