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作为感受方式和生存技艺的诗歌

2009-01-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曾军 我有话说
古典诗歌表达并保存着古代诗人的个人经验和古代社会的生活经验。保存在古典诗歌中的这些生活经验对今人有什么样的特别意义?这种经验如何与当下的生存经验发生关联?张三夕先生在他的论文集《诗歌与经验――中国古典诗歌论稿》(岳麓书社)中对此作出了多层面、多维度的探讨。

这本著作是一位始终割舍不下诗歌情

缘的学者三十年中关于古典诗歌与现实人生经验关联的专题性述说。其立论根基宏阔,厚重的历史感,通达的文学史眼光,鲜明的时代意识,贯通一气。论诗不拘于诗,故其论诗视域广阔,文字大气,每一篇都体现出其论诗的独特视角和鲜明的个性特色。

诗歌是艺术感受的经验传达。作者论诗,首重艺术感受。他认为,诗是精美的艺术品,它只能产生于创作主体强烈的或敏锐的或精细的艺术感受之中。他探讨古代诗人感受时间的基本道德态度和诗意表达方式,体会古诗中游子悲故乡的“家园感”,肯定陶渊明、谢灵运亲近田园、山水对诗意栖居的追寻,探析苏轼诗中独特的艺术感受――“空间感”。并将这些艺术感受置于古今人生的经验之中,建基于中西方哲学思想的碰撞之上,使对诗歌艺术感受的剖析带上了深厚的思想内涵。

诗歌是诗人表达自身生活经验的一种诗意形式,也是古代诗人的生存技艺。作者将师承于唐宋诗研究名家程千帆先生的整体性文学史通识和内在性的比较研究方法,与师承于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的历史文献学方法相结合,从文、史、哲三个维度进行了拓展,通过对作为生存技艺的诗歌的研究,进而探讨诗人与历史、时空的关系以及人的生存意义。他对古代诗人的个别性研究,涉及的有陶渊明、杜甫、高适、岑参、韩愈、柳永、王安石、苏轼等中国诗坛各个时期的文化符号式的诗人。他将这些诗人置于文学史、社会史、历史事件、人文地理的宏大坐标之中,自如地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在历史时空中作客观定位。如他以金城、凉州两个古城意象结合文化地理、历史背景比较高适、岑参等盛唐边塞诗,提出应对边塞诗进行不同区域的具体研究。他还根据王安石《诗本义》对《诗经》的政治性阐释来探讨诗歌的政治功用,从辛弃疾与铅山的因缘来品味其瓢泉词的魅力。

因为对古典诗歌的热爱,作者非常关注文学史中古典诗歌的走向:研究元明清诗词的演变,思考旧体诗的革命与现代诗歌的兴起,总结古典诗歌的格律知识等。其中既有较早开始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的唐代诗人数量研究,又有扎实的文献考据,如对上博简《孔子诗论》编联排序方法的建议,都表现了作者开放的研究思路。

如何在当下继续保持对诗歌表达的敬意,这种诗歌精神如何在今天继续存留,如何在现代社会保存生活的诗意,是本书自始至终思考的问题。作者始终坚信:诗歌之树常青!他论古代诗歌的同时始终关注着当下的现实生活,关注着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如从悲情的家园感联系到中国人旅游性格中缺乏探险精神,从惜时道德感中看到中国的老人式教育传统,从南北朝民歌想到流行歌曲的魅力。从他的诗歌研究中,永远可以感受到他在诗歌中找寻生活积淀和在现实生活中探寻诗歌传统的热情。

作者又是一位学者中的诗人,努力用诗意灌注当下生活。其论诗语言也充满诗意,间或以诗话的形式盛装思想的碎金,使诗歌研究抛弃了晦涩感,学术思想以一种鲜活的面貌呈现出来。他早年师从程千帆先生学习和研究古典诗歌,接受过旧体诗的写作训练,对诗词的品味兼具感性和理性认识。他的诗歌研究的表达方式本身也是对诗歌精神的弘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