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一直是中国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更像天边的彩云,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天空增添了一道绚丽的风景。作为美术创作的重要文化资源,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从题材、形象以及审美等方面,给予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以巨大的影响,涌现了大量优秀作品,取得了很大成就,那些历史上的优秀作品至今还散发出感人的艺术魅力。少数民族地区多姿多彩的文化风情、独特的人文地理、原生态的生活图景,激发了画家们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激情,也吸引着当代一批批怀着少数民族情结的画家走向边疆,踏上写生采风之旅。
20世纪40年代,由于战乱,大批艺术家在内迁的过程中,自然接触到民间、民族的生活现实,同时自觉承担起以艺术关注大众命运的时代命题并展开对绘画民族性的探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诸如庞薰琴、韩乐然、司徒乔、吴作人、董希文、赵望云、常书鸿等一代大家,千里走单骑,深入到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地区考察、研究、创作,成为第一代少数民族题材的开掘者,他们的作品让人们呼吸到来自凝重现实氛围之外的一缕清新气息。
建国以后的50、60年代,各民族地区相继实行了民主改革,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画家的创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许多画家随工作组、文工团开赴边疆民族地区,一边亲身参与当地的民主改革,一边体验生活、收集素材。政府文化部门进行的有组织的分期、分批赴少数民族地区的写生活动,为推动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此期美术表现内容主要是反映新政权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新生活的喜悦以及民族团结的主题,诸如当家作主、学习文化、修路、医疗、卫生等等,通过画作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少数民族崭新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建设成就。画家在真诚而朴素地描绘这些情节时,也在作品中透露出积极明朗的诗意化的主题性创作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题材创作打破了“文革”时期的单一和通俗化,呈现出从语言到观念多元共存的局面。首先从形象、形式的美感突破,增强抒情性因素,减弱叙事性。其次,从风情的描绘转而挖掘民族文化深层的东西,从现实性转向精神性,通过独特的个人化体验捕捉民族心理性格与精神气
质,从而提升了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文化品格。一部分生活流的画家延续第一代画家的路线,坚持深入生活,用平实、朴素的现实主义手法,记录新的时代条件下少数民族生活的变化和他们的思想情感,推进了少数民族题材美术的纵深发展,拓展了题材内容的表现范围。
高原集市(油画)选自《天边的彩云中国美术馆藏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展》□潘世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