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玄奘西行之路,丁和捡拾着古老的文明。
黝黑的脸颊,一口吴侬软语;结实的身子骨,扛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这就是记者看到丁和的第一印象。
再看他展示
让作品延续文化的生命
在印度,玄奘被列入教科书,家喻户晓。为什么?因为玄奘西天取经,架起了两个东方文明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为印度国家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借鉴。印度复原一些古老佛教遗址时,基本都是以《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为依据的。
玄奘的影响力不仅仅在印度,当年的斯坦因、斯文・赫定等人都是拿着他写的《大唐西域记》来到中国,发现了楼兰、莫高窟等遗址的。
对这样一个人物,丁和几年前并没有多少印象。2003年第一次踏上新疆这片土地时,他最大的感觉是,新疆是摄影家的天堂。
偶然的一次机会,丁和见到了著名学者冯其庸。冯其庸教授后期的治学以研究盛唐文化为主,先后十次来过新疆。丁和把自己在新疆拍摄的照片呈给冯老看。冯其庸很真诚地告诉丁和:“这些片子很漂亮,但似乎缺点什么。”冯老告诉他:新疆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现在的摄影作品对这方面反映较少。他建议丁和“去拍个主题,以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为题。”
一席话,让丁和恍然大悟,苦恼也随之而来。因为赴新疆摄影本来只是“过一把摄影瘾”,而现在若按冯老的指点去做,就没有那么轻松了,首先面临的就是要学习、思索、消化,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有没有必要做下去?丁和失眠了。夜半,他下床翻看自己的作品后,又打开了冯老赠予他的《瀚海劫尘》西行散记摄影集,一气读完。他从事摄影二十多年的自信和成就感第一次受到了冲击!他悟出,冯老正是把握了历史的脉搏,才能表现出力透纸背的文化积淀。自己的风光作品确实很好看,但换一个人去拍,也能做到。五十年、一百年后再去拍,只是光线不同、构图不同罢了,它的生命并没有延续。
一夜无眠,丁和做出了抉择:要让自己的作品延续文化的生命。
重走玄奘西行之路
2005年9月,冯其庸给丁和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参加中央电视台“玄奘东归古道”的探索之旅。丁和扛着摄影机,与诸多学者专家一同穿越罗布泊。
在这次拍摄中,冯其庸在楼兰故城里,即兴题了一首关于玄奘的诗:楼兰故国尚依稀,杖策东归雪满衣。万死艰难逾大漠,热风吹送一僧归。冯老还将此诗写在了丁和的片盒上。丁和明白,这是冯老在以玄奘精神激励他、鼓舞他。
2006年初秋,丁和再次踏上了征途,重走玄奘西行之路。他从西安出发,经新疆,沿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穿越战火纷飞的阿富汗,翻山越岭进入巴基斯坦,最终跋涉至玄奘取经目的地――印度那烂陀佛教寺院遗址。
在高昌故城,丁和想象着高昌王曲文泰和玄奘的快意交谈,他按动快门的手因此而颤抖;在交河故城拍摄时正赶上当地下大雪,气温降至零下20多度。丁和很激动,他看到积雪中的故城愈显肃穆,他扛着摄影机,在交河故城里整整走了三天。
从新疆哈密伊吾县到五堡乡魔鬼城,到吐鲁番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到楼兰……丁和感受到古老西域文明特有的魅力。
2006年除夕,正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丁和却与朋友一起走在去楼兰故城的戈壁路上。意外发生了:向导乘坐的车与他乘坐的车失去了联系。这里没有手机信号,没有一个可以作为参照物的建筑,他们只有沿着不知谁留下的杂乱的车痕小心前行着。
突然,丁和看见车前方5公里以外出现了一座残缺的佛塔。他兴奋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因为在他的记忆里,楼兰故城这座佛塔曾多次出现过,当看到它的一刹那间,他认出了它。
兴奋的丁和扛着20多公斤重的摄影机,向着佛塔狂奔而去。那一夜,他终于与失去联系的朋友汇合在一起,度过了自己最难忘的除夕夜。“那一夜,我仿佛听到了古人过春节欢闹的声音。”
让更多人了解玄奘
2007年5月,丁和个人影纪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揭幕。季羡林、饶宗颐、任继愈、冯其庸先生担任学术顾问,王尧、王炳华等二十位学术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
2008年5月,国内首个全程展示玄奘西行取经之旅的大型影纪展――玄奘取经之路,在新疆乌鲁木齐国际博览中心开幕。2300平方米的展区,不仅仅有丁和拍摄的照片,还为参观者还原了一个千佛洞的洞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原党组书记刘宾看过展览后感慨地说:“古代中国有三条著名路线:一条是丝绸之路;一条是马可・波罗之路;一条是玄奘之路。前两条路已有很大发掘,但玄奘之路以前发掘的不多,丁和先生的探索很有意义。”
冯其庸听说丁和在新疆举办展览后,专门发来贺电说:“自北京展览以来,您又多次于严冬季节深入大漠,寻觅历史的遗迹。由于您的虔诚,老天似乎也在支持您,让您拍到前人所未敢梦想的奇景,为人们打开了眼界。”
最让新疆人高兴的是,这次展览刚结束,丁和竟将所展出的50多幅从德国一家博物馆拍到的龟兹壁画的照片,全部捐给了壁画主人――龟兹石窟研究所,让这些百年前被盗走的壁画回到了故乡。
2009年01月16日 |
第2期总第154期 |
责任编辑:邓凯王斯敏 |
电话:010-67078807/8979 |
邮箱:gmrbrw@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