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江山社稷与核心军事能力

2009-01-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西安政治学院院长 齐三平少将 我有话说
2008年注定以“不平凡”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史册。在这一年里,人民军队连续参加南方抗雪救灾、汶川抗震救灾、奥运会安保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而且表现出色,不辱使命,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我国军事力量运用的常态。顺应
时代要求,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我军必须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正确理解和领会胡主席这一重大战略思想,首要的必须搞清楚核心军事任务与非战争军事任务的关系,这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战略思想的根本问题,只有具备了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一核心军事能力,完成其他军事任务才能有充分的能力基础。胡主席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核心军事任务与非战争军事任务的关系以及核心军事能力与非战争军事能力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打仗永远是军队的核心任务军队与战争,是一对双胞胎,军队因战争存在而存在,因战争的发展而发展,因战争的消亡而消亡,其暴力性特征决定了军队第一任务始终是打仗。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以不足5000人的远征军,在中国18000公里的海岸线上攻城略地,胡作非为;清政府举全国之力,动用了全国近90万常备军,却不能打赢一次仗、收复一处失地,最终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是清王朝立国200年,久无战事,承平日久,军队弱化了对完成核心军事任务的准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尽管军队的政治性特征决定了军队的任务不仅仅是打仗,还包括履行所属政治集团赋予的其他政治任务,但打仗永远是军队的核心任务。

核心军事能力的强弱决定军队应对多种威胁的能力与核心军事任务相联系,军队需要具备完成核心军事任务的能力;与非战争军事任务相联系,军队必须具备完成非战争军事任务的能力。核心军事能力相对于非战争军事能力而言,具有主体地位。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美国对于是否参战,举棋不定,但美军从来没有放弃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当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美国不宣而战时,美军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从容面对。美军在二战中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确保了美军在军事上的胜利,也确保了美国在战后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无数事实表明,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首先体现在核心军事实力上。核心军事能力的大小决定军队应对多种威胁的能力。当今世界,不具备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的军队,也无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

核心军事能力可以为非战争军事能力提供强大的支撑实践证明,核心军事能力对非战争军事能力具有通用性,核心军事能力的构成要素也同样是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部队军事训练的水平既是作战能力的反映,也是非战争军事力的反映;作战物资器材的储备既可以用于作战保障,也可以用于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指挥控制能力无论是战争行动还是非战争军事行动,都是必须的。在1998年的“三江”抗洪中,数十万解放军成建制在长江、嫩江、松花江广阔地带展开,同洪水进行殊死搏斗。这是新中国建立后我军成建制用兵最大规模的一次。在抗洪中,军队的组织、指挥、通联、协同等核心军事能力完全得到运用。这种核心军事能力为军队最终完成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赋予的抗洪救灾任务提供了最坚实的支撑。如果没有数十年来的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核心军事能力建设,解放军不可能在抗洪救灾中体现出很高的非战争军事能力。

非战争军事能力对核心军事能力具有反作用尽管核心军事能力是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形成和发挥的基础,对其具有主导和决定作用,但非战争军事能力建设对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也有反作用。加强遂行反恐维稳、平息暴乱、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核心军事能力各个要素的系统生存和配套,有助于推动核心军事能力体系作战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形成。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十几万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成建制地集结在青川、北川、汶川等狭窄地带,同自然界展开斗争。这场斗争其实是一场“考试”,一场自然界对军队非战争军事能力的“考试”;更是一场“战争”,一场解放军和自然界之间的“战争”。面对这场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人民军队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救灾中提升战斗力,最终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人民军队在“战争”中检验和提升核心军事能力,取得了很大的胜利。通过这场“战争”,我们的国家获得尊重,人民收获希望,军队提升了自信。汶川抗震救灾的胜利无疑使解放军的核心军事能力上了一个台阶。实践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在和平时期,非战争军事行动是训练和摔打部队的最好方式,更是军事训练之外提高和形成军队核心军事能力的重要途径。

核心军事能力是首要、是基础,非战争军事能力是从属、是拓展,两者必须统筹兼顾在与敌人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在国家生存和发展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或侵犯时,核心军事能力无可替代。绝不能因为当前非战争军事力量运用频繁就弱化核心军事能力的主导地位,冲淡、放松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军事斗争准备。但核心军事能力并不代表所有能力,核心军事能力和非战争军事能力共同构成军队整体军事力。非战争军事能力作为党和国家重要战略支撑能力,是党和国家运用军事力量以非战争军事行动形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能力,它运用在战场以外的其他战线上,在危急时刻、重要部位发挥关键作用,极大地拓展了核心军事能力体系,丰富了核心军事能力内涵。2008年1月,军队参与南方抗雪救灾,面对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出动包括坦克、装甲车在内的重型装备,出动兵力达60多万人次,军队的参与为抗雪救灾的最终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核心军事能力与非战争军事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必须统筹兼顾,才能更好地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必须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强调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时候,就忽视或者贬低核心军事任务的主体地位,本末倒置,顾此失彼,丢掉重心,造成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失误;二是僵化理解核心军事任务的核心地位,轻视非战争军事任务,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一叶障目,形而上学,导致国防和军队建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和平时期不能很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