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伴随着北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步伐,首都教育事业跨越了一个个历史阶段,正在迈向新的征程――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总结回顾首都教育30年的发展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首都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继往开来开创首都教育发展新局面
――专访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
本报记者杜弋鹏
记者:在北京教育界,无论是在基础教育领域还是在高教界,人们经常提到的是要有“首都教育”观念。“首都教育”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条件下提出的?
刘利民:30年来,作为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的发源地,北京教育事业走上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北京在全国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率先扫除青壮年文盲、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进入区域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率先进入区域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率先实现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基本完成了教育普及任务,成为中国大陆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最高、教育国际化程度最高、教育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2004年4月27日,我们在北京市教育大会上,第一次完整地、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首都教育”的概念,即:与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功能地位相匹配,与弘扬先进文化、建设“首善之区”的要求相适应,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以集成区域教育资源为优势,以优质、协调、开放、创新为特色的教育。
记者:为什么要提出“首都教育”这样一个概念?
刘利民:探索形成首都教育的发展道路是我们30年来一个重要的实践成果。首都教育的提出,标志着区域教育发展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首都教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具有了特定的含义。这是对于北京市教育事业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经验的系统凝炼,对于当前发展问题的深刻剖析,对于未来发展愿景的生动描绘。首都教育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发展理念、一种发展模式、一条发展道路。对于北京教育系统而言,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在探索中形成并明确了首都教育的发展道路。
首都教育的发展道路是在历史的探索中逐步形成的。选择首都教育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走好首都教育的发展道路,就是要系统梳理出在首都教育改革发展中那些根本的、关键的经验,作为指导我们下一步发展的基本理念,面临选择的时候不动摇,面对困难的时候不退缩,努力开创首都教育的新局面。
记者:教育的发展无疑备受国人关注,北京的教育事业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北京在提出发展“首都教育”的理念后,我想无论是教育界同行还是普通老百姓,都会关注它能给教育事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首都教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刘利民:“首都教育”的观念,是整个北京教育界,包括一批专家学者全面准确地把握首都教育发展理念的背景下提出的。我想,它至少包含五方面的内涵:
首先,首都教育具有教育的共性,这就要求我们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队伍建设作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坚持依靠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发展教育。这些是首都教育发展理念的基础。
同时,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首都教育的特色,这是之所以能够形成首都教育的关键,也是首都教育发展理念的核心:
第一、坚持对全国服务和对北京服务相统一的教育发展宗旨。这既是北京城市性质的具体体现,也是北京教育面临的与其他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同使命之一,更是首都教育的优势所在。
第二、坚持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教育发展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是中国的神经中枢和对外交流的窗口,首都教育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用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这也是中央对于首都教育一贯的要求。
第三、坚持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发展总目标。作为全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以及中央批准的中国第一个“教育现代化试验城市”,始终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对于首都教育的持续发展发挥着强大的组织和动员作用。
第四、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发展机制。长期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这是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五、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的教育发展思路。始终把维护首都的安全稳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既要尽力而为地解决群众关注的教育难点、热点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能力,量力而行,不断以思想的新解放,带动改革的新突破、工作的新跨越。
这些重要理念的形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教育探索实践的结晶。可以说,坚持首都教育的发展道路,就是完整、全面、准确地坚持这样的发展理念。
记者:首都教育事业,无论是硬件发展还是内涵建设应该说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北京也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下一步,北京如何进一步贯彻实施首都教育发展战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刘利民: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首都教育的发展道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当前,在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我们坚持首都教育的发展道路,从首都教育系统的客观实际与特殊规律出发,继续推进实施首都教育发展战略。
一是以内涵发展为重点,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下一步贯穿首都教育发展的主题。要把建立健全有效的首都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作为战略重点,全面提高首都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使首都教育成为促进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不竭动力。
二是以统筹资源为关键,把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作为下一步首都教育发展的突出任务。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战略高度,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健全我市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扩大免费教育的范围和内容,保障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大幅度提高我市的教育公平水平。
三是以人才强教为根本,把建设一流的教师和教育管理队伍作为下一步首都教育发展的着力点。要下大力气努力造就一批在国际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力、居于国内同领域学术前列的学术带头人;重点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建设,在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上发挥突出作用;努力培养一批优秀中青年骨干,使其成为教育教学、学术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
四是以开放创新为动力,把扩大开放促教育创新作为下一步首都教育发展的战略举措。要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深入发展的时代特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北京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抓住机遇,将持续扩大教育开放作为战略优先领域,为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秀美的北京二中校园
2000年―2005年北京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对比图
昔日,师生共庆“六一”儿童节。
1980年,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在自学。
1978年2月,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北京景山学校新校舍
1975年,北京市二十六中的学生在上课。
三十年首都教育的巨大变革,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它以不争的事实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首都教育的现代化
本报记者董城
一声惊雷,点燃国人求知的渴求
1977年10月21日,对于许多目前仍然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77届大学生来说是难忘的日子,因为正是在这一天他们才开始有了上大学的理想和改变人生轨迹的历史机缘。当天《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的社论,并发表新华社记者就该年度高等学校招生问题对教育部负责人的访谈,正式宣布恢复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中国大地,在许多年轻或已经不再年轻的人们心中激起了希望的涟漪。
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恢复也为北京教育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北京作为中国大陆地区高等教育中心的地位,为北京进一步提升对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影响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推进北京现代化建设、形成城市优势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1977年到1984年,北京高等教育进入恢复增长时期,到 1984 年在校生规模达到169174 人;到1985 年,北京高等教育规模首次超过20万人,至1987年增长最快的第二个高峰期,在校生规模达到314086人,三年内在校生规模增长了近10万人。到2002年,北京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到来,北京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73万人以上,在校生人数占城市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5.2%,开始接近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水平。2003年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成为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地区之一。总之,高等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北京最重要的资源,高等教育优势也成为北京城市最重要的比较优势。
一幅题词,开启教育现代化新航道
1983年9月10日,北京市景山学校校长贺鸿琛上班后不久竟然意外地收到了从“邓办”送来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一九八三年国庆节书赠景山学校”。题词立即在学校师生中间引起轰动,次日全国各主要报纸也都在第一版最显著位置刊登了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题词。
30年来,作为“三个面向”题词的发源地,北京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它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导方针,教育事业走上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到2006年,北京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学人口(包括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所占比例达到29.36%;在读的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27677人,占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的5%;全市基本建成由市级骨干网、区县区域网和校园网三级连通的北京教育信息网,18个区县都建成区域网络中心,网络节点进入每一间教室,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22万台,学生平均每10人拥有一台计算机,专任教师平均每两人使用一台计算机,高标准完成了“校校通”工程。总之,30年来包括景山学校在内的首都各级各类学校坚定不移地坚持“三个面向”方针,已经使北京缩小了同国际化大都市在教育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也使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小平同志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进一步夯实了首都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和基础。
今天,“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等,在首都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在多年前,“一工交,二财贸,腾出手来抓文教”,“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却是人们对教育、特别是郊区农村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形象刻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首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30年来,北京市在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不仅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成为全国教育投入力度最大的省级政府之一――到2005年,全市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211.9亿元,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08%,远远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也在我国发达地区处于领先水平。此外,他们还在20世纪末期明确提出,“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长远规划、安排年度财政预算、规划城市建设、配备干部和改善职工待遇时,实行‘教育优先’”,使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切实的制度保障。
发展民办教育,教育体制改革有了新抓手
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经过六年立法进程,终于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审议并高票通过。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民办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发展成就的一个充分肯定。
如果说建国以来公办教育特别是公办高等教育在北京的发展,为确立北京的教育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则为新时期首都教育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关资料表明,与改革开放同步,北京在全国率先恢复私人办学;1981年,市人民政府在全国首次发布私人办学规章――《北京市私人办学暂行管理办法》;1982年成立全国第一所民办高校――中华社会大学;1992年9月,成立第一所民办中学――私立正则中学;1993年,率先开展民办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试点……这些举措不但对北京民办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全国民办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整体来看,北京市民办教育从单一的文化补习学校起步,到今天已经覆盖到各级各类教育。目前,无论在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中,民办教育均占有一定的比例,民办教育已经成为北京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底,北京市共有各级民办学校517所,占各级各类学校总数的13.6%;在校学生数为313721人,占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的12.8%;教职工数为26421人,其中专任教师13339人,分别占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总数和专任教师总数的8.5%和7.5%。2005年,各级民办学校的招生数为87560人,占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总数的13.1%;毕(结)业生数为50273人,占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总数的7.8%。此外,还有在教育行政部门注册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1649所,结业生数达138万余人;在劳动部门注册的职业培训机构480余家,培训40余万人次。在鼓励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同时,30年来北京还积极推进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招生考试与就业制度改革等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目前全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已经基本建成。
推进素质教育、公平教育,适应人民的新期待
1999 年6 月13-15 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对于北京建立健全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育人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推进素质教育,首先需要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已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到2006年,全市幼儿园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68%;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86.6%;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80.8%;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6.6%;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6.8%;在京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占31.7%,具有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学历的占67.4%,首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此外,30年来北京市还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保证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总之,教师目前已经成为首都最受尊重的职业之一,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不断浓厚,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与素质教育一样,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北京市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开放以来首都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使首都成为我国教育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成为教育公平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首都不仅拥有部门齐全、结构完整、办学条件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而且率先在全国基本完成了教育普及任务,为保障居民的受教育机会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从“十五”开始,针对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妨碍教育公平的突出问题,例如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弱势人群受教育权利保护不够等,北京市积极采取措施,使教育公平工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五年间,通过市级财政对远郊区县转移支付(5年共投入26亿元)、城乡百所学校对口支援、特级教师送教下乡、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等措施,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同时,农村和城市困难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到2005年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在北京市各类中小学就读的人数达到37.98万人,其中在公办中小学借读人数达到23.8万人,全市专门接收来京务工人员农民子女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达到310所,在校生人数近14万;此外,还实现了有就学能力的残疾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首都教育的发展变化,可以说这30年既是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30年,也是首都教育事业迈上快速发展轨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30年,同时又是首都教育战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30年。这30年的发展,形成了首都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也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