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杨官寨:中国文明形成中的重要节点

2009-01-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永林 我有话说
从2004年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西安市北部高陵县杨官寨村的一处遗址进行发掘,4年多过去了,尽管发掘还在继续,但这个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的遗址已经给人们带来了无数惊喜,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08年,考古工作者在杨官寨遗址发掘出一处庙底沟文化时期聚落环壕,这也是目前庙地沟文化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环壕聚落,
从这里人们依稀看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模样,看到了中国文明正在以此为起点逐渐形成。

文化堆积以仰韶晚期和庙底沟文化为主

杨官寨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一座距今5000多年前的规模超巨大的史前聚落,其文化堆积以仰韶晚期和庙底沟文化为主,遗址位于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地处泾河左岸阶地上,现存面积80余万平方米。2004年5月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超过17000平方米,发现房址49座、灰坑896个、壕沟9条、陶窑19个、瓮棺葬33个、墓葬45座、水井5口,出土各类文物7000多件。

杨官寨遗址目前发掘范围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发掘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现各类房址23座,以及仰韶时期的灰坑496座、陶窑10座、瓮棺葬8座等,出土陶器5273件、石器353件、骨器303件、蚌器16件。文化堆积主要属半坡四期文化遗存和庙底沟文化遗存,以半坡四期文化遗存为主。最重要的收获是在发掘区南端发现了成排分布的半坡四期文化的房址和陶窑。房址基本上是平面呈“吕”字形的前后室结构,前室一般是地面式,后室则为窑洞式,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窑洞式建筑群。从遗迹分布和出土文物看,这片由成排房子、陶窑、储藏陶器的窖穴等构成的区域很可能是当时的作坊区,从事陶器制作的先民们在这里为整个聚落生产各种陶器。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遗址北区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万多平方米。北区的文化堆积主要属庙底沟文化遗存,共发掘各类房址26座、灰坑334座、陶窑16座、瓮棺葬24座等。最重要的收获是发现了庙底沟文化时期的聚落环壕。经初步钻探,环壕平面大致呈梯形,基本上为南北向布局,周长约1945米,壕内面积达24.5万平方米,壕宽6―9米、最宽处约13米、深2―3米。环壕西部发现一处门址,宽约2.7米,在门道两侧的壕沟堆积中出土大量陶、骨、石器,器物大多成层分布,保存十分完整,难能可贵的是,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镂空人面深腹盆、动物纹彩绘盆、涂朱砂的人面残陶片等庙底沟文化时期十分罕见的器物,人面彩陶双眼镂空,嘴巴为凹槽,面部整体涂有明显的朱砂残迹,其下巴则与陶器分离延伸至空中,十分独特和精美。据主持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炜林研究员介绍,从摆放的位置和分布看,成群、成组出现的镂空人面深腹盆可能是与祭祀有关,但具体用于什么祭祀活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巨大的环壕聚落遗址之谜有待揭开

杨官寨遗址环壕周长达1945米,壕内面积245790平方米,保存如此完整、规模如此巨大的庙底沟时期环壕聚落遗址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发现过。结合之前的半坡遗址,之后的周秦都城等,说明这一带泾渭流域的西安地区一直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中心之一。杨官寨遗址自2004年发掘至今,发掘面积超过17000平方米,已经远远超出半坡遗址四年100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也已经超过姜寨遗址8年17000余平方米的发掘面积,是近年来仰韶文化研究中发掘规模最大、收获最丰硕的遗址之一。以晋陕豫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一般认为属于仰韶文化中期,年代在距今6000―5000年,在此之前的仰韶早期文化如半坡和姜寨等遗址都有壕沟围绕,是所谓的环壕聚落,此次杨官寨遗址的发掘,进一步以确凿的事实证明环壕可能是仰韶文化中期大中型聚落的典型特征,一些考古专家认为,壕沟内还应该有木栅栏等一类东西隔离。

通过发掘,可以看出杨官寨遗址南部多为半坡四期文化居民聚居区,北部则是庙底沟文化的聚居区,大量半坡四期文化遗存的发现,丰富了关中中部地区特别是泾渭两大河流交汇地带该文化的内涵,特别是最早的窑洞式建筑群的发现,对我们研究先民们生活生产方式具有重大意义。遗址北部发现的庙底沟文化环壕聚落,保存相对完好,为探索庙底沟文化的聚落布局与社会结构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或许该聚落就是关中庙底沟文化的中心聚落,重要的是,这一环壕基本为方形,与半坡圆形壕沟相比有了重大变化,也许它还是最早的正在形成阶段的以“城”和“池”为主要特点的城市模式。

杨官寨的考古工作目前还在继续,这个遗址丰厚的文化内涵还远远没有被完全揭开。从巨大环壕的挖掘我们可以推断这是一个有组织、有规划的工程。谁来组织、谁来修建?是不是说明这一聚落的人们已经有了层次之分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证明中国文明已经开始形成,同时,环壕挖出的近11万立方米的土堆在了什么地方、环壕护卫的是什么样的聚落、其中的成员是怎样的社会组织形式、为什么要将那么多完好的器物有计划地堆放在西门门道两侧的环壕中、他们的祭祀活动如何进行、他们有什么样的社会分工等谜团也都有待于被逐步揭开,相信杨官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和收获。

杨官寨遗址出土的部分陶器绘有精美图案,图为形似“大眼睛”的陶片。

杨官寨遗址出土的涂朱砂人面残陶片。

陕西杨官寨遗址大型环壕聚落发掘的西门址俯拍图。

(本文照片均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