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青岛市决定西海岸新上大造船项目,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少足够的造船工人。胶南市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扶持黄海职业学院第二年就为中船重工培养出了518名电焊工。通过推行工
立足实现富民,实施人才储备,是胶南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该市加快由注重培养打工者向培养更多的创业创新人才转变,引领和带动形成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同时,推进多元发展,拓展优质资源,不断加大对国办职业教育统筹和民办职业教育扶持力度。2004年以来,在土地指标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胶南市为民办职业学校黄海学院办理土地394亩,用于学校扩张规模。同时提供优惠政策,引进总投资6.3亿元的青岛港湾职业学院,这所学校目前已有10000多名在校生。
胶南人懂得,职业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保证将技术人才储备优势转化为工业发展的优势。三承电装公司是一家韩资企业,以前因为超额招用实习学生,曾经受到劳动部门的处罚。胶南市教育部门在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提出了开展校企合作、把学校办进工厂的建议。随后,胶南市高职校与韩国三承电装公司合作,由企业投资500多万元,在企业一期建成建筑面积2000平米,拥有9条生产线,可容纳500多名学生上岗的校外现代汽车机电线束装配工学基地。企业提供生产设备、资材和订单,并挑选高级技工担任培训教师;学校负责日常管理、教学和生产;各岗位有两名学生轮流上岗,一天学习,一天生产,月工学报酬900元;一些家庭贫寒的学生几乎不用花钱就可以学到技术。三承电装公司也迅速扩大了投资规模,两年三次增资1600万美元,企业年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以上。
胶南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发展到突飞猛进的今天,就在于它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在变革中突破,并求得发展先机。
在采访中有这样一件事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这就是胶南的职业学校不但普遍采用“订单模式”培养一线工人,而且实行3年内允许毕业生免费回炉再造的“召回制”,使毕业生与社会用工岗位持续对接。
“发展职业教育不能只做一锤子买卖,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黄海职业学院院长刘常青说,从1996年建校以来,他们学校陆续召回毕业生2000多名,这不仅是学校诚信办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着眼于职业教育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创新性举措。据其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种:一是毕业生不适应新的就业岗位;二是企业产业发生转向,新岗位要求工人参加技能进修;三是企业生产经营原因导致裁员。对于胶南市这些职业学校3年以内毕业生可重新回校参加再培训的公开承诺,该市教体局局长崔德福认为,毕业生“召回制”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壮大和成熟,也得益于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倾力扶持。近年来,胶南市财政年均安排4亿多元发展教育事业,占预算内财政支出的1/4强。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统筹发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职教模式,不仅满足了“青岛制造”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而且走出校园,拓展到农村,成为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依托各镇成人教育中心和职教基地,胶南设立了专项基金,每年拿出500万元,免费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大村镇设立“新农村大学堂”,配套建设专项实训基地,对1300多名农村妇女进行服装缝纫技能培训,引进多家服装加工企业和订单,使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近4年,全市累计培训4万多人,其中有1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转移就业3万多人。
无独有偶。2003年落户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的绿泽画院和绿泽美术学校,面向全国招收了500多名学生,在22名画师的培训指导下,一边学习美术理论知识,一边进行临摹绘画,年出口油画2.8万幅,创汇280万美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画家村,被文化部授予文化(美术)产业基地,成了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的重要阵地。
在与工农业发展对接互动的同时,胶南职业教育走出县域,走向了全国。胶南市各职业学校以山东省内西部地区为重点,充分发挥沿海区位优势,与全国70个区市的160所学校先后开展了异地联合办学,实施与百家企业联合、与百家学校联办的“双百”战略,进一步畅通职业教育的就业渠道,建立了稳定的招生网络和遍布全国的联合办学网络系统。在对菏泽鄄城的合作帮扶中,将职业教育联办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职业院校,先后接收该县农村贫困家庭学生700多人。目前,胶南市职业学校在校外地生4.3万多人,占到了在校生总量的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