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岗村唱响“鼓乡欢歌”

2009-01-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钱建强 我有话说

26岁的徐善头是凤阳小岗村旁边的安乐村人,1月19日这天,刚走完亲戚的她听村里人说小岗有演出,便带了4岁的儿子,走了三里路,早早地赶了过来。虽然天公不作美,阴沉沉的,刮着风,但她还是和乡亲们一道,怀揣着一份特别的期待与热情,在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前的空地上,期待着来自北京的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艺术家的表演。

白墙,蓝瓦,“大包干纪念馆”简约、朴素而不失大方。当天,纪念馆门前铺上了红地毯,里侧竖了一面屏风,上书“鼓乡欢歌”。这简单的一横一竖,构成了整个舞台。其外,四个红色大气球连着四条红色飘带,在风中飘荡。这红色的舞台,浸在乡亲们赶集般的嘈杂声里,显得别有一番喜气。

演出定在下午两点半。近两点的时候,观众席已经满了。

观众席的头排是小岗村小学的孩子们。他们来了20多人,还打了一面校旗。五年级的韩欣,小手通红擎着旗杆,时而与小伙伴拌嘴,时而四处张望,见着陌生人看她,她会羞涩地转过头。小小年纪,她和她的伙伴们多半并不知晓或理解,自己的村庄在30年前所开启的历史起点,以及30年来所富有的象征意义。他们也不太明白,在过年的日子里,在村里这块不大的水泥空地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来自北京的艺术家表演节目。不过,他们好像也颇“见过世面”,在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陌生人面前,有一种我行我素的泰然自若。

孩子们好动,愈显得其后5位老人的淡定从容。老人们的位置很显要。打听之下,原来他们就是当年分田单干的参与者。是他们的红手印,为改革开放作了第一个注脚。作为历史的见证者,68岁的严俊昌已是白发苍苍,脸面粗糙黝黑,默默无语,看着跟前的孩子们嬉闹,一副安适悠闲的样子。时不时,有记者会对着他按一阵快门,他也不以为意,仍旧啜着茶,等着表演的开场。

和观众一墙之隔,“大包干纪念馆”会议室则是另一番繁忙景象。在这个不大的临时后台里,70多名演职人员,挤在一起,各自忙着,又彼此帮忙。因为换装和天冷,“后台”满是衣物,不过演员们并不因此慌乱。化妆、着装、整理道具、提醒注意事项……一切按着规则运行。

离开演时间越来越近,合唱团指挥王琳琳要演员们简单站了下队形,进行最后一次彩排。他很严肃,也很认真,将本场演出的大部分曲目练了一遍。伴奏的缓急、男女声部的配合,从大局到细节,演员们对表演水平的把握一丝不苟。

合唱团团长黄越峰也在“后台”穿梭,并不时对排练上的问题提出意见。他对这套表演曲目很自信。他说,这次演出的节目,始自2005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之时,实际上已经演出排练了3年,至于能不能被小岗村的观众接受,他说实际上3年来,他们在校园和农村演了70多场,效果都不错。

午后两点半,台下熙熙攘攘,台后紧紧张张。在宾主双方简短致辞后,演出终于开始了。当“凤阳花鼓”的旋律欢快响起,当演员们曼妙的歌声播撒开来,台下掌声雷动,热烈而明快。此刻,观众和演员,彼此间不同的感受,在彼此熟悉的旋律中达到了默契。

节目紧凑,张弛有度。在料峭的寒风中,演员们的微笑和歌声,让那些作品充满了温度。《送别》的情意绵绵,《大红枣儿送亲人》的亲切温暖,《红色娘子军连连歌》的意气风发,《映山红》的清丽嘹亮,《大刀进行曲》的雄浑壮烈,《山楂树》的异域风情……歌声中饱含的情与美。每一支曲目完毕,观众的掌声与演员的谢幕,将这简单的舞台变成另类的艺术殿堂。

时近下午4点,演出接近尾声。最后的曲目是《歌唱祖国》,掌声伴奏,歌声荡漾,演员和观众彼此唱和,舞台消失了。

整场演出结束时,距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离京整整相差12小时。这一路,合唱团马不停蹄:1月19日凌晨4时,到达蚌埠;早7时,到达凤阳;稍事休息,中午到达小岗村。一个半小时的演出之后,合唱团原本要赶着晚7点的另一场演出,但因为舞台的原因,临时取消。奔波了一天的艺术家,终于可以安心地睡个好觉了。

1月20日,合唱团重又启程,到达滁州;然后,他们转战来安。文化下乡,他们一路欢歌,一路祝福。

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