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地方高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框架,同已经‘市场化’的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临沂师院党委书记徐同文教授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要下定决心将陈旧的课程体系‘推倒’,重新构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中国高等教育在短短的10年间,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而目前依然沿袭使用精英教育时期的课程。如何使地方高校毕业生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徐同文认为,要重新构建教学与课程体系,要以强化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构建以骨干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一年级集中主要精力,“突破性”掌握外语、网络信息两门“工具”课程。二、三年级集中课时高质量完成基础综合与专业方向两门“素质”课程。其中基础综合素质课程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生素质、国际视野与市场经济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专业方向、职业能力教育训练为主体,实现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出口”接轨。四年级主要安排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题的毕业设计课程,对学生集中进行就业、职业等“出口”能力培养,改变现行毕业论文(设计)脱离职业就业实现的传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