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对现代语文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主要功能作
现代语文教育从上个世界之交开始,接受了西方教育的现代学校制度与理念,是学校系列学科教育中分列出来的一门课程。现代学校教育不仅把传统的大人文教育做了分门别类的学科划分,还增加了传统教育中没有的自然科学系列课程。这样就有了语文课不同于传统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区分。“传道”的性质不一定完全由语文课来体现或实施,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历史、政治、地理,甚至音乐、美术等都可以来体现。语文课在现代学校中的工具作用的特征就明显地凸显出来。特别是自然科学课程对语文知识能力有着直接的要求。传统教育中文学只讲诗词歌赋知识,到了现代社会,语文知识就必须传授现代小说、戏剧,电影电视知识;传统教育讲经史子集、婚丧嫁娶的知识,现代语文还要涉猎太空行走、深海探秘,广告科技的常识。现代语文是包括了现代人生活、现代人思想、现代人类文明的语文,单讲中国几千年来的主流文化知识与思想道德恐怕是不行的。
马文认为:“传统教育有一套沿袭了两千多年的主干教材,这套教材代表了中国的主流文化。”我们不讨论古代传统教育是不是有一套几千年不变的统编教材(作者其实是指涉传统不变的教材是儒家文化),只是想说明,现代社会早已经是中西思想文化交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不可能故步自封,拒绝人类世界现代文明、西方世界的文化遗产,也不可能只在自己主流文化的圣人教诲或古老经典中“化民成俗”、“止于至善”。传统的儒家经典是人类文化的遗产,德国的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学说,古希腊的悲剧,英国的莎士比亚戏剧,俄罗斯的托尔斯泰的小说等,不同样是人类文化的遗产吗?
作者认为现在学生对传统文化非常生疏、冷漠,弱化了他们的国家意识,成了语文教育的受害者;传统文化的缺位,现代语文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传统文化的习得自然与语文基础教育有联系,但是,对传统文化的生疏,与国家意识的弱化有何必然联系呢?比较起来,与传统教育的知识分子相比,现代学校语文教育出身的人,可能少了一些传统思想与古代文化知识,但是他们更多了一些现代人的思想与现代人类文明的知识,这是人类社会演进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能够要求现代学生像颜回、子路那样去朝拜孔子,像朱熹那样去信仰圣贤吗?就是像鲁迅、郭沫若一代人那样去熟悉“四书五经”也已经不可能,像马先生一样去注解孔孟也是不可能的了。他们还要学习外语,去鸟瞰中国以外的世界,他们还要考计算机等级,要去接触现代人类科技文明,他们喜爱外国圣人,信奉西方经典,学习现代科技,这些都是当今时代无可非议的选择,是人类文明与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明更新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我们把语文教育的眼光放得更为开阔与远大一些时,把教育的理念转向前看,不是向后看时,我们就不会对现代语文教育生出那么多的抱怨与责难。世纪之初的“五四”一代伟人,他们早已看清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他们为传统浸染,比我们更熟悉传统,了解传统,但是,他们深知我们必须打破传统,走出传统,用现代文明改造传统、发展传统,这样我们才能不失“固有之血脉”,又能“别立新宗”。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我们的传统文明就会失去造血的功能与再生的生机。
我们的现代语文教育与语文课的确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改革,但是不能片面或武断地否定我们现代语文教育过去的成就与根本方向。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法,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是我们是不可能回到传统,回归“子曰诗云”的“传道”教育中去的。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