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注素质教育的“山东模式”

2009-02-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周迅 我有话说
最近,推进素质教育的“山东模式”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山东省2008年在全省范围内,统一步调,采取一系列办法,遏制应试教育势头,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提出“政府主导、建章立制、统一行动、高中突破、课程载体、强化执行”的整套改革思路,出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管理基本规范》,统一规范课程、课时,规范学生的作业量和作息时
间,谁违反坚决处分谁;同时出台八条禁令,规范高中招生秩序,提出全面建设合格学校是政府的义务,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是校长的责任,全面培育合格学生是教师的使命;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这些经验,给苦苦寻找素质教育突破口的基础教育界吹进一股新风。

从上个世纪末,素质教育就写进了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逐步提上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议事日程。然而十几年过去,应试教育就像从瓶子里放出的怪物,收不回,打不掉,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学生的负担难以减轻,自主学习的空间难以拓展。

问题出在哪里?主要是三种支撑应试教育的力量很难破除。一个是高考的牵引力。诚然,高考制度改革一直在不断推进中,各省纷纷出台措施,加强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价,但是,应试教育并没有因此而得到遏制。另一个是文化的推动力。东方儒家文化圈以重视教育著名,家长对孩子的责任接近无限责任,为了应付升学竞争,为了“理想的前途”,家长们在苦口婆心之外,往往也不介意使用强迫手段,拔苗助长取代了思维发展规律。再一个是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绩观没有转变。升学率就像经济领域的GDP,让许多地方的领导陶醉,使得遏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措施很难在一市一县一校施行,素质教育普遍面临尴尬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山东模式”的特殊价值日益凸显出来。山东教育管理部门从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素质教育问题,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勇于承担政府责任,勇于打破高考利益链,以省为单位,全面营造素质教育的氛围,探索一条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其经验十分宝贵。

山东的做法是外科手术式的,先用行政手段遏制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冲动,然后向纵深扩展,解决观念问题,这些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好的发展苗头开始显现。同时我们要看到,虽然利益链切断了,但利益牵引还在,一些家长仍在观望,背后的各种利益诉求的暗流没有平息,政绩观的转变任重而道远,教育政策执行力仍然面临挑战。关键在于在更大范围内,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氛围还没有根本改变。山东省教育部门一方面感受到变化带来的喜悦,一方面也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

显然,山东教育改革的巩固需要来自全局的支持。去年,教育部领导考察山东基础教育时肯定了他们的做法,认为以省为单位推进素质教育可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更多的省级教育部门像山东那样,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素质教育就会在全国形成一个大的趋势和氛围,基础教育就有希望走上一个更为健康的发展轨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