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10日电: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针对当前大量农民工短期内无法重新上岗的现状,政府或有关机构应尽快对失业农民工开展一项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大规模免费培训计划。培训期间还应对失业农民工发放适当的生活费。
汤敏表示,这种培训方式应该是其他
如何对上千万农民工进行培训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汤敏认为,将培训局限在输出地或交给职业教育学校都不太现实。“能否考虑把沿海一部分停产或半停产的企业在短期内改造成培训基地,由这些企业来承担部分培训工作。将这些工厂闲置的设备、职工宿舍与生活设施利用起来。师资可由外请与本厂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汤敏说。
汤敏表示,这样做可以达到企业与农民工的双赢:企业由此得到部分相应的培训费,以帮助企业保存实力渡过难关;农民工在该企业进行培训,将来有被该企业优先挑选的机会,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了技术人才。
至于培训费用与生活费的来源,汤敏建议应由政府提供。具体构成可以是由中央政府提供一部分,输出地政府和输入地政府各出一部分经费。
汤敏特别指出,这一培训计划也存在风险。某些企业很可能以争取培训费为目的,并不认真组织培训。为此,有关部门应该严格把关,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让一些符合条件、停产或半停产的企业提出自己的培训计划与科目参与投标,从而保证培训质量。
“增加透明度,发动社会监督将是降低这种风险的有效办法之一。”汤敏建议,民间组织、媒体以及社会大众可以对招投标以及培训效果进行监督。凡是参与这一培训计划的企业都应在网络上公布它的培训计划、师资聘用情况以及培训课程等。有关部门应该对培训效果不断检查监督,检查结果也要定期在网络上公布。
汤敏说,认真对待大批农民工的失业问题刻不容缓,有关部门应有紧迫感。让大批农民工无序地在社会上寻找渺茫的工作机会,不但对他们不公平,也不利于社会安定。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尽快在两三个城市启动试点,如试点成功应在短期内迅速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