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的辩证法,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十五”计划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长期困扰我们的困难和矛盾正在逐步缓解。但在教育发展新的起点上,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统筹人力投入与物力投入,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政策的优先议程。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核心是教师的素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瓶颈在师资配置;解决“择校”等热点难点问题,也往往与师资有关。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族素质之所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首先重视教师资源;开发人才资源,必须首先开发教师资源。更加重视教师资源的投入,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工作中的本质要求,是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把教师队伍建设真正放在最为优先的战略地位,调整教育投资结构,增加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应当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统筹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国家事业和政府公共财政的责任。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教师教育和教师资源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资源配置不能不借助市场机制。教师教育也必须打破封闭,鼓励竞争,进一步提高质量水平。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教师资源的配置不能完全市场化。如果把教师培养培训纯粹当作个人自发的职业准备,教师的养成教育则将屈从于功利主义目的,教师素质提升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完全听任劳动力市场自发调节教师供求关系和教师资源配置,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将是一场灾难。完善的市场经济必然包括对于公共事业的制度安排。教师政策的基点在于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非但不能减弱,更要加以强化。特别是在教师职业还缺乏足够吸引力的情况下,更需要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持。不过,政府管理方式和支持服务手段也不再只靠纯粹的行政手段,而是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的手段,有效地配置教师资源。
统筹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坚持质量与效益的双重目标。在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的双重目标的坐标系上,确定一定阶段恰当的生师比具有重要意义。生师比既是效率指标,表示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又是质量指标,标志着教育的基本条件和质量水平。从教育效率角度看,在一定区间内生师比越高说明教师资源的利用效率越高;而从教育质量角度看,过高的生师比意味着教育资源的稀释。要保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保证必要的师资配备。根据我国目前教育发展水平,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师比等主要指标总体上需要进一步改善,在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的双重目标上找到最佳平衡点。
统筹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形成教师资源配置的有效调节机制和良性循环。要根据教育人口变化的周期性,统筹考虑教师资源总量、结构与质量的关系,保持供给与需求的双向调节和动态平衡。由于社会经济因素和人口变化,中小学教师数量矛盾趋于缓解,师资质量和结构性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要适时调整教师队伍规模结构,适应教育发展对教师数量质量的需求变化。教育的规律性决定了教师队伍需要相对稳定,切忌大起大落,避免大出大进。在学龄人口急剧增加的情况下,要着眼长远,客观分析师资的“有效需求”,适当控制增量,合理有序补充教师,不宜急剧扩张。必要时适当增加班额或教师工作量,以解燃眉之急,高峰期过后恢复常态。在学龄人口急剧减少的情况下,要充分预见到人口周期和未来发展需求,统筹规划,抓紧调整存量,并保持必要的增量。抓住教师供求关系变化的有利时机,一方面促进队伍的结构性调整,适时适度地降低班额和教师工作量,优化教师队伍,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适当调整教学工作量,为教师培训创造条件;努力推进教师人事改革,形成能进能出的有效机制,促进交流,调剂师资余缺;另一方面要确保教师自然减员有序补充,必要时要有一定的师资储备。
统筹教师培养体系开放与相对稳定,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资源有效供给的保障体系。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一个富有特色的师范教育体系是中国教育的优势和经验。教师专业化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和国际教师教育的潮流。在教育由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的同时,教师教育不可能被推向边缘。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开放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需要强调的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教师职业还缺乏足够吸引力,尚未形成真正的买方市场。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为了有效保障教师资源的稳定供给,仍然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教师教育体系,并相应采取特殊的支持政策。开放的教师教育旨在充分发挥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和综合大学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教师,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水平,而绝不是削弱或取消教师教育体系。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即师范专业全额奖学金)等特殊政策既是基于我国国情,也是国际通行做法。在这一问题上,任何取消主义观点和抱残守缺、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缺乏依据的。
统筹人与技术的关系,实现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应用现代远程手段,可以打破时空阻隔,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地帮助提高教学质量。但技术永远无法取代教师的地位作用和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相反,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取决于教师。学校教育的目标,还要靠教师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实现。教师的养成教育更离不开言传身教和学校文化的熏陶。教育信息化不仅不能替代教师,而且对教师的角色作用和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数量质量两方面催生了新的师资需求。要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需要一大批专业教师,还需要普遍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新一代高素质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缩小中国与先进国家数字鸿沟的捷径。
统筹城市和农村布局,促进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和各类教育师资的协调发展。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条件。我国拥有上千万之众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总量上应该能够大体满足现阶段需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师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而且由于现阶段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城乡教师余缺难以互补,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紧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绕不过结构性矛盾形成的师资“瓶颈”。要统筹城市和农村、强校和弱校,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有效解决“结构性超缺编”的矛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多方采取措施,解决农村师资紧缺问题取得积极成效。如果能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制度创新和支持措施双管齐下,坚持数年,农村师资状况将大为改观。
统筹师资配备管理与开发利用,形成教育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系统工程。在横向关系上,教师队伍建设各个关键环节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规划,综合配套、协力推进。建立现代教师管理制度,将教师待遇、资格认定、录用聘任、考核奖惩与教师培养培训相互衔接。创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在纵向关系上,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把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把教师资源配置、开发和利用作为一个连续、统一的过程,总体设计、统筹安排。促进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统筹当前要务与长远建设,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当前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诸多困难的深层次原因是“制度缺陷”。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中一些长期积累并备受诟病的困难问题,其实许多是历史与社会政策的产物。政策的多变性,使得教师队伍几经冲击,长期缺乏一个稳定的制度环境。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所谓“侯王建议”、“上、管、改”、“子女顶替”、落实政策、知青返城安置、代课人员问题,甚至地方政府机构精简分流人员,等等事件或“权宜之计”,几乎每一次都对教师队伍建设构成一定的冲击、造成创伤或内伤。总结历史经验,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一个稳定的制度环境和长效机制。从队伍建设的全局出发,把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标本兼治,慎重从事。既要解决燃眉之急,又不要为将来的改革发展留下难题。解决教师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创新。要适应转型时期教师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转变,建立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和学校教师人事制度,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鼓励优秀人才投身中小学教育。
统筹战略目标与推进策略,确保非均衡状态下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协调发展。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从我国现阶段实际出发,坚持分区规划,东西部地区、城市农村区别对待,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和区域教师队伍的协调发展;坚持分类指导,不同类别和层次的教育区别对待,统筹各级各类教师队伍的全面发展,确保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