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多数沈阳市民来说,辽宁歌舞团和辽宁大剧院大都耳熟能详:前者是国内知名的老牌艺术表演团体,后者是投资2.5亿元建设的现代化演出场所。但也有人可能不知:作为辽宁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2007年7月两家单位重组,成立了辽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辽宁演艺集团)。通过整合资源,打造精品,开拓演艺市场,取得了
同全国其他地方相似,过去辽宁的艺术产业链也被人为割裂:剧团作为艺术产业的前端,其任务就是创作排演;而剧场作为艺术产业的后端,其任务就是承接演出。两者各有优势,也各有“短板”,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固守自身利益,互不为谋。辽宁演艺集团总经理李长青告诉记者,整合资源以后,集团的业务涵盖了剧目生产和剧场经营两个领域,产业链得到有效延长,资源优势开始凸显。他们大胆尝试把剧场营销分析提前介入到艺术生产创作中来,把创作融入到整个演出市场体系里,力求将深刻的思想内容、先进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艺术全方位展示出来,增强剧(节)目的市场竞争力,形成真正的现代演出市场主体。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激发了辽宁演艺集团的内在活力。他们在短短20个月的时间里,创作或复排了一系列优秀剧(节)目。《女儿风流》是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民族音乐秀”,它一改传统的坐着演奏的旧模式,嬗变成以动感时尚的民乐演奏方式和流畅自如的节目组合为看点、以精巧独特的舞美服饰为亮点,把民族器乐、民族舞蹈、杂技戏曲等有机糅合在一起,将中国民族文化元素放大到了极致。这台节目复排后不但在国内演出了20场,成功入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献礼剧目赴京演出,而且还应邀到日本各地巡演了93场,引起巨大反响。广岛县高三学生宗盛千枝看过演出后说:“第一次看到中国的舞蹈和民族乐器,天女般美丽的女演员令人惊叹,这是现代与传统的完美融合。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除了复排演出《女儿风流》外,辽宁演艺集团还为庆祝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量身定做了两场大型晚会《奥运之光》、《盛世中华》。眼下,辽宁演艺集团演职人员正厉兵秣马,齐头并进:一方面组织力量创作反映清代锡伯族西迁新疆,体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史诗型音乐舞蹈剧《西迁儿女》;另一方面安排《女儿风流》剧组6月赴韩国,两个杂技团队分别赴德国、日本商业演出。
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辽宁演艺集团成立以来,全力开拓市场,把高品位低价位的舞台精品奉献给普通百姓。他们不但组织旗下的剧团努力创作演出,而且承接外地的演出越来越多。辽宁大剧院平均利用率接近70%,这在全国也不多见。东方歌舞团的《蔚蓝色的浪漫》、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的童话剧《胡桃夹子》、广受好评的精品剧目话剧《父亲》、民族芭蕾舞剧《二泉映月》等都在这里一展风姿。去年,辽宁演艺集团还承办了辽宁省首个“演出季”。在历时45天的活动中,来自本省、国家直属院团和境外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演出了45场节目,而最低10元钱的多档次门票以及10个“公益场”,让更多的市民、贫困大学生、农民工和低保户走进大剧院,引导着广大百姓的健康文化消费。
辽宁演艺集团拓展市场的工作是全方位、多层次进行的。李长青介绍说,为了引进更多的境内外优秀剧目,由辽宁大剧院倡导发起成立的中国北方剧院(场)联盟,目前已扩展为9+3,不但北方的辽、吉、黑、京、冀、鲁的9家剧场加盟,南方的武汉、合肥和宁波的3家剧场也参加进来。联盟以“团购”的方式与演出方洽谈,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既大大降低了演出成本,繁荣了艺术舞台,又让剧团和剧场都增加了效益。北方剧院(场)联盟成立后,已实质运作了大型民族歌舞《云南映象》、荣获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称号的歌舞《八桂大歌》、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等多个剧目的巡演。辽宁演艺集团还深入挖掘媒体资源优势、教育资源优势、跨区域品牌资源优势,与《辽沈晚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沈阳音乐学院联手打造人才基地,还拟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跨区域演艺投资有限公司。辽宁演艺集团还下大气力,在实现艺术生产投资主体多元化,有针对性地向企业传递文化理念等方面做了不懈努力。
(新华社沈阳2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