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务院明确提出,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并果断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这些措施就是广为人知的“十项措施”,其目标在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国家出台的十项措
积极拉动生活消费内需
拉动内需应该细分为生产消费内需和生活消费内需两个方面。目前人们所谈论的拉动内需大多指的是前者。拉动生产消费内需,刺激经济,是我国经济面临世界金融风暴冲击的切实需求,中央政府迅即启动4万亿刺激计划,就是这种需求的快速应对。应该看到这4万亿计划中,大多为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长线工程,从规划、立项到审批、落实,再到转化为群众收入和市场需求,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当前一方面应该切实做好拉动生产消费内需,落实国务院出台的十项措施,另一方面也应重视拉动生活消费内需。
为了拉动生活消费内需,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1月起将“家电下乡”从此前试点的12个省、区、市推广到全国。至今,我国的“家电下乡”已经涵盖了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空调、热水器、电脑、摩托车八大类产品。这一经验,别的产业、产品也可举一反三。
积极扩大发行建设国债
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我国于1998年宣布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措施是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扩大发行建设国债,拉动发展储蓄向建设国债转化,更好地满足当前拉动生产消费内需资金的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一极大的好良策。
从实际情况看,居民购买建设国债热情非常高。究其原因是:居民对政府发行的建设国债有绝对的安全感,对政府无比信任,尤其是当今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大家一致同心支持政府筹集拉动内需的资金需要,购买起来会十分踊跃;国债按发行规定可随时或到期变现;国债还本付息时不扣利息所得税。发行建设国债,运用得当,于国于民均有利。
关于发行建设国债,应注意:其一,政府对拉动储蓄存款向建设国债的转移应有统筹规划,例如通过预测可以发行多少总额,预备用几期发行,每期相隔时间多久;其二,以往发行面对居民个人的建设国债大多分为三年期或五年期,极少时期更长的。发行期限太短,不利资金周转回流。根据目前现实情况,是否可多发行五年期的,以利资金投资使用;其三建设国债的年利率是多少,也应考虑周全,要考虑购买者在购买期间让渡其消费权利的机会成本;其四,国家发行建设国债筹集建设资金又称国债,是国家依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持券人拥有债权的证书。它代表持券人与政府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以往发行建设国债通常采用记账式与凭证式两种方式,为了做得规范,是否还是以发行凭证式为好。
提高内需在GDP中所占比重
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就是要以提振内需弥补外需之不足,防止经济大幅下滑。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形势严峻,主要原因之一是经济发展策略长期以来过分依赖出口,忽略了国内需求。此次中国经济并不是直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很大冲击,而是美国等国家经济衰退导致进口需求大幅降低,才对中国经济偏重出口的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这个观点,不一定很全面,但值得注意。
有数据表明,新加坡内需的需求占GDP总额的50%以上,日本占60%多。其他国家像韩国也占50%以上。而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比重大约70%靠出口,内需只占30%左右。因此,我们应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吸取经验教训,借此机会改变经济结构过于侧重外贸出口的发展策略,大力刺激和调动内需,使得经济发展的动力由倚重外力转变为外力、内力两个轮子并重。
我国提出的用4万亿人民币来刺激经济的计划,其积极意义就在于通过把大量资金投给基础设施行业,借以拉动钢铁、建材等经济关联度高的产业,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增加劳动人口的收入,这是立足长远又兼顾眼前的间接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措施。同时,通过采取增加百姓收入、直接刺激经济的措施,还可以更有效地启动国内消费市场,拉动本国消费性产业的发展。只要我们善于总结经验,瞄准正确方面,不断增强信心,克服困难,把促增长的有效措施切实落实到位,严格财经纪律和监管稽查机制,就一定能够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