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重庆2月14日电(通讯员肖中全、段立军记者张国圣)春节休假结束后,33岁的毕朝辉从老家四川省华蓥市赶回位于重庆市合川区的重庆强联发制品有限公司。在厂门口,他看到了“农民工兄弟姐妹们,欢迎回家!”的横幅。已在这家公司上班一年多时间的毕朝辉高兴地说:“老板给我们的承诺是真的!”
和毕朝辉一样,这家公司的720名员工在春节后已全部返回上班,他们还欣喜地发现,公司又新招了40名新员工。公司总经理刘巨莲说,企业的业务确实受到了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但公司决定和员工共度寒冬。“现在是困难时期,该尽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尽到。”刘巨莲说。据她介绍,春节前,当地许多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都很担心:老板担心节后接不到订单,员工担心节后会丢掉工作。为了提振士气,将担心变为信心,她和另外11名区经济界别的政协委员在1月份召开的合川区“两会”上,向全区民营企业家发出了“保企业、保增长、保就业”的倡议。企业家们在倡议书中说:“员工是企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依靠和关爱员工。民营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政府分忧,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增加就业岗位,做到‘不减员工、不减工资、不减待遇’,与员工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不减员工、不减工资、不减待遇的“三不减”倡议,得到了合川区所有214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积极响应。据区就业局负责人介绍,全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都承诺将不进行“经济性裁员”,保障在岗员工“一个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