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百色2月14日电(记者刘昆通讯员李静)牛年春节刚过,广西田东县村民黄少伟就忙着清理芒果园并喷洒杀虫防病药剂。芒果不是七八月份就成熟收果了吗,怎么现在才清理果园?记者打听后知道,他种植的是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四季蜜芒。
由于芒果产期集中,每年都会出现季
当记者提出要采访这些专家时,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钟恒钦笑眯眯地说:“这些专家都是‘候鸟人才’,他们把课题带到园区来完成,或是在园区有需要时来帮助解决问题,任务完成后又像候鸟一样悄然‘飞’走了。”
百色右江河谷是我国最好的三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之一,2001年,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落户百色市田阳县。作为广西唯一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开始就面临人才瓶颈。然而,在百色这样的老区,要想大面积、全方位地刚性引进人才有很大困难。
如何破解这一瓶颈?从2004年起,广西百色现代农业人才小高地开始在这里挂牌并建设。坚持“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原则,园区实行柔性引才举措,为人才搭建创业平台,吸引来大批高层次人才。如今,园区已拥有221名“候鸟人才”,他们当中有国内外院士、博导、学术带头人。
“候鸟人才”的到来,为园区带来了大量课题、资金。园区以开发农业实用技术研究和示范为落脚点,引导他们重点解决农业发展中急需的“大众”技术问题,培育、孵化、推广出新的产品、技术和标准,并向全区推广。2002年以来,园区共转化科技成果957项。
为了让更多群众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每一次“候鸟人才”来到,园区都会请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活动。
无公害蔬菜地里吐绿、非洲菊笑脸绽放、日本皇妃樱桃小番茄甘甜入心……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一农业“硅谷”,带领着右江河谷两岸群众,奔跑在现代农业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