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主创业,从500元起家到拥有10亿元资产的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他支援新农村建设,每年向社会捐献上百万元;他情注部队,接收安置企业军转干部和困难退伍士兵……这就是优秀退伍军人、山东万通集团董事长王军的情怀。
白手起家成大业
1983年10月,怀揣梦想,王军告别山东省东营
上世纪80年代末,自主创业渐成风气。常年生活在船上的渔民缺淡水和蔬菜,王军就从邻居家借来500元钱,每天一大早,用自行车从几十公里外驮来蔬菜和成桶淡水,与渔民换海虾、海鱼等鲜活海产品,然后再驮到集市上去卖。一年下来,他收入了5万多元。王军一跑就是5年,有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1992年,在获悉国家将加快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后,王军毅然转行干起运输建筑沥青的生意。历经6年风雨艰辛,王军创立了东营市最大的利达运输公司。1998年,国家实行能源产业多元化经营改革,这为王军打开了民营资本进军石化产业的通道。他以军人特有的魄力和睿智,融资500万元,兴办万通石油化工厂。
经过10年的不断发展,万通石油化工厂已由当年一个年产10万吨沥青的小型企业,发展成为如今拥有万通石化、利通建安、利源管业等几家子公司的大型企业――万通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员工600多人,年均销售收入20多亿元,年上缴国家利税7000余万元,成为东营市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复转军人的“幸福家园”
“能有今天的发展,是部队给了我支点和力量,关心支持部队建设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王军时刻不忘部队的培育之恩。万通公司成立之初,王军就宣布两项特殊招工政策:一是每年预留一些合适的岗位,专门安排下岗分流和生活困难的复转军人;二是与部队建立“成才于军营、回乡建新功”联系点。
2000年,战友魏秀山因企业破产下岗,爱人又无工作,陷入贫困,靠蹬三轮车维持生计。王军知道情况后,将魏秀山安排到公司财务部工作。2005年,战友商建训创办的建筑材料加工厂因一场大火化为灰烬,王军伸出援助之手,把他安排到万通公司任销售部经理。近几年来,万通公司安置20多名企业下岗军转干部,近百名退伍兵。
王军还竭诚为复转军人营造“受人尊重、实现价值”的环境。万通公司专门在局域网上开设“退伍老兵风采”专栏,宣传他们的光荣历程和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每到“八一”建军节,公司都要举行“老兵茶话会”,共叙战友情。退伍军人刘伟说:“我们这些退伍老兵在万通工作,感受到的是心灵上的慰籍、精神上的快乐和部队大家庭的温暖,是王军给了我们这个‘幸福家园’。”
一份特殊的“请柬”
2004年底,王军收到一份特殊的“请柬”:东营市史口镇北一村500多村民联合签名,请他回村竞选支部书记职务。在乡亲们欢迎的鞭炮声中,全票当选村支部书记的王军开始了他的“兴村之路”:多方筹措80万元,整修村容村貌,使北一村告别“有路行不通、有水进不来、有电灯不亮”的历史;兴办村办企业,振兴村庄经济。他还支援30万元,新建“农村文化大院”,丰富村民文化生活。2007年,北一村人均收入由3年前的1100多元提高到4100多元,成为“小康文明村”。
3年任期满,王军卸去村支部书记,但他没有停止支援新农村建设。2008年3月,王军向史口镇党委政府递交万通集团支援新农村建设计划:用3至5年时间帮扶7个贫困村。
多年来,王军始终以一个退伍老兵的炽热情怀回报社会。2003年,王军为北一村筹措50万元,在东营市第一个设立“敬老基金”,每月向村65岁以上老人发放50元生活费;王军每年资助史口镇中学两万元,资助10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2008年,万通集团公司设立“汶川学生助学金”,出资30万元帮助四川灾区孤残中学生完成中学、大学学业。据统计,从2002年至今,万通集团公司为抗击非典、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援建四川灾区等,捐款达到8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