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的方式
陈先达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撰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面对现实,就必须走出单纯哲学对话的领域,提倡哲学、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之间的对话,以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的联系。社会生活中具有基础
“环境进入伦理”的两种道德哲学方案
田海平在《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环境进入伦理”必然涉及环境伦理学史的基本论争,即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之争。作为两种相互对立的道德哲学方案,其论争是从根本上处理哲学问题和文明问题的尝试。它作为“环境进入伦理”的基本问题之争,实际上指向了文明之演进、哲学之转变、实践哲学与哲学实践之突破、人之类型的转变以及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的实践方式之确立。从这一意义上看,环境伦理学不是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非此即彼,而是“思”入“环境―伦理之论题”并进而探索“环境进入伦理”在实践视阈中呈现的道德世界观之改变与伦理世界观之转变的实践的哲学或哲学的实践。
道德生活中的共同信念
陈泽环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撰文认为,就形成当代社会道德生活中的共同信念而言,麦金太尔的美德―传统共识论启发我们要更注重立促传统的道德根基;而罗尔斯的重叠共识论则表明,共同信念只能确定在“重叠共识”的基础之上和范围之内。有鉴于此,在探讨“转型社会中的共同信念”问题时,应该基于中国的传统、现实和向未来发展的趋势,引入异质性的道德结构概念,以提出一种使道德生活既能宽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利益需求,又能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统一的相互协调的方案,即一种既包含着“更大的宽容性”,又能够形成“尽可能广泛一致”的共同信念的建设性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