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昆剧舞台,巍巍壮观。昆剧演进数百年长河中,重要和精彩的剧目,竞相登台,那经年累月沉寂在案头上的一部部文本,忽然间,在观众眼前幻化成为活生生的、琳琅满目的众生,娓娓道来荡气回肠的人生
清代中期以后,开始走向衰落的昆剧,经百多年生死挣扎,几遭消亡边缘。今天,怎么竟会出现如此活跃的演出局面?怎么竟会如此迅速地赢得新观众?这是人们为精彩的表演而鼓掌之后的思索。
昆 剧 觉 醒
中国昆剧进入21世纪之际,出现两个重大事件: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中国昆剧为“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第一批中第一名,由此,中国昆剧进入海内外关注的视线。2003年,中国国家领导人纷纷批示,指出昆剧在文学、戏剧、艺术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应该采取抢救、保护和扶植措施,而且要尽快落实。不久,由财政部拨款,在文化部联合设立基金,直接发放给各昆剧表演团体进行重点剧目的创作和演出。这两个举措,在认识、政策和物质方面,调动了昆剧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是对昆剧艺术延续和进步的重大推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幕徐徐拉开――
2004年,由学者、作家白先勇策划、苏州昆剧院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上、中、下)华丽亮相,引起当今青年学生观众的共鸣。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内外陆续演出160场的同时,北京皇家粮仓厅堂版《牡丹亭》也创下200场可观记录。
彼时,江苏昆曲剧院的《1699・桃花扇》和苏州昆剧团的三本《长生殿》制作完成,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进入历时3年的排练,北方昆曲剧院全本《西厢记》开始酝酿。2008年岁末,上海昆剧团隆重推出“临川四梦”……
中国昆剧觉醒了,10年踏出一条“回归古典、走进现代”的路。
经 典 再 现
昆剧需要“敬畏传统”和具有创新实力的策划人和编导,四部大戏的成功便是佐证。被赋予新概念的青春版《牡丹亭》剧本贯穿一个“情”字,恰如其分地突出原著精髓。导演汪世瑜是昆剧表演艺术家,他从古典中发现现代,以遵循昆剧艺术精神的表演原则为前提,对音乐、歌唱、舞蹈、戏情、诗词等做出新的整合和调配。
《1699・桃花扇》导演田沁鑫有戏曲表演基础,之后又进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学习。她让观众仿佛在欣赏一座精致华美、流动的昆剧艺术博物馆。编导从原著中仅仅撷取《听稗》、《传歌》、《眠香》、《却奁》、《闹榭》、《抚兵》、《哭主》等折子,整理为六场戏,以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故事作为剧情发展主线,把两人的命运和南明王朝的兴亡紧紧纠葛在一起,表达原著“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主题。
全本《长生殿》原貌呈现是大胆地实现艺术抱负的文化事件。原著50出戏被整理为《钗盒情定》、《霓裳羽衣》、《马嵬惊变》、《月宫重圆》四部连台本戏,演出累计10小时,此为剧本问世三百年的第一次。总导演曹其敬给排练演出规定了“不新不旧”的原则,既不要标新立异的新,也不要抱残守缺的旧。在演出形式上,她要求“新得适度,新得有分寸,新得不改其宗、不标新立异,不做冒险的‘创新’尝试。”
《西厢记》是四大名剧中唯一一部元代北杂剧。作为2008年四大名剧的收官之作,被北方昆曲剧院搬上舞台,导演为郭晓男。《西厢记》是戏曲舞台上常演的剧目。著名编剧王仁杰在充分尊重王实甫原著的前提下,将原著的五本21折压缩为二本12折。导演郭晓男在演出体制上,最大限度接近元杂剧的演出样式,不仅保存了元杂剧中楔子的样式,还恢复了每一折当中由一人来主唱的演出格局,使用了合唱、伴唱、帮唱、对唱等手段。此外,该剧发挥了元杂剧“歌者歌、白者白”的演出优点,将歌白分开。在遵守传统的前提下,导演提出“绚丽”和“唯美”的要求,以内涵充实、形式华美、形象生动、节奏流畅、整体和谐为追求的目标。
凡看过这四部大戏的观众,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异曲同工!四个剧组的共识是:21世纪观众的审美观,迥异于明清时代。我们排演明清传奇,既要保持昆剧的美学传统,也要清醒地、恰当地利用现代剧场,适应现代观众的心理感受和视觉需求。
经过“四部经典”的磨砺,昆剧队伍的信心和才干相长,思路更加开阔。2008年岁末,上海昆剧团隆重推出“临川四梦”主题演出季。戏剧评论家刘厚生认为:“‘临川四梦’的集中推出是昆剧舞台上一件大事,让当代观众全面领略汤显祖戏剧的高度成就、高尚品位和丰富内涵。”
拓 宽 道 路
在“四部经典”的创意、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国家院团与挚爱昆剧的社会人士合作,卓有成效地为剧目制作注入新思路,实现了资金来源社会化,培养了新人,剧目演出、宣传、推广呈现崭新格局。青春版《牡丹亭》和全本《长生殿》的成功,较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将《牡丹亭》演出定位为青春版的概念,几乎是剧本问世后数百年来的首创。因为《牡丹亭》本为一曲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的赞美诗,男女主角正值花样年华,因此,剧组起用青年演员饰演杜丽娘与柳梦梅,符合剧中人物年龄形象。年轻演员使古老的昆剧舞台,朝气四溢,耳目一新。白先勇不顾古稀高龄,频频亲自率团出征,在各大学校园莘莘学子中间播撒昆剧艺术种子。演出前他首先演讲,以个人的号召力,激发观众对《牡丹亭》的兴趣。他说:昆剧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但是要通过新的构思,赋予它现代、青春的面貌。为此,创作者们将55出的原著整理为上中下三本,第一本“梦中情”、第二本“人鬼情”、第三本“人间情”,基本保持了原剧情节的完整,传递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浪漫主义情怀。在苏州大学首演时,学生们争听演讲、争看演出。白先勇还将剧组带到日本、美洲、欧洲广泛巡演,获得好评如潮。
我本人参与了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排演制作,志在完成一出可以经营的昆剧大戏,带动昆剧生存环境的改善。在四年筹备、三年排演的7年之中,我们坚忍不拔,竭尽心力,“变不可能为可能”。我将全本《长生殿》划分为四本连台本戏,为迄今篇幅最大、题材份量最重的昆剧剧目。昆剧的衰落有社会变迁等诸多原因,也有自身“曲高和寡”的原因,所以我在整理演出本时尽量做到“平易近人”。与排演同时进行的是:建立演出地点相对稳定的昆剧剧场的尝试;社会力量与国有剧团深层次合作;在排演实践中师生同台、同角色,进行艺术传承和人才培养;开掘宣传推广新思路,传统媒体与时尚媒体相结合,促使票房出现市场营销的因素;编辑出版《长生殿丛书》(三种),包括中英文对照演出剧本、剧照连环图画、创作论文集;集中三级政府(国家、市、区)的资金资助,并与社会赞助相结合,为剧组提供2/3制作经费……以上各项策划内容均获得有效的成果。
从发展看,青春版《牡丹亭》和《长生殿》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国有院团体制的局限,国有院团习惯性的思维也随之改变和拓展。
走 近 青 年
这里“走近青年”有双重含义:昆剧艺术走近青年演员,昆剧演出走近青年观众,拥有舞台上下众多的守望者,是古老昆剧的希望所在。“四部经典”都在培养青年演员和青年观众方面,下了大功夫!
在中国戏曲艺术中,前辈向晚辈传承技艺的方式是“亲身施教”、“口口相传”,艺术传承往往含有生命延续的意义。台下学戏、台上演戏,学习和实践结合,为最有效的培养年轻演员的方法。“四部经典”的年轻演员们均有幸获得这样的机会。青春版《牡丹亭》主角俞久林、沈凤英被安排一对一施教,经过一年教学准备和160场演出,他们从稚嫩的学员成长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全本《长生殿》则是采取师徒同台、同角色的方式,进行创作实践中的艺术教学。艺术指导蔡正仁、张静娴领衔扮演剧中唐明皇、杨玉环,进行塑造人物的示范,年轻演员张军、黎安、沈?丽、余彬、吴双等在排演实践中迅速成长。为了实现培养青年演员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目标,有资深人士建议:改善年轻人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尽量避免外界干扰,一心专攻昆剧;改善学生只由一位老师施教的方式,改变传统的门户观念和人为限制;年轻人要开阔视野、广收博采;同时保持表演“昆韵”的意识和警觉。总之,要有学习继承的紧迫感。
吸引年轻观众走近昆剧,宣传推广需要大智慧、大阵势,需要年轻人能接受的话语发布方式。“四部经典”演出前后,在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的信息发布,几乎铺天盖地,演出城市家喻户晓,影响延伸全国。台北国家戏剧院四周街道的灯杆上,飘扬的是成列的青春版《牡丹亭》彩旗;全本《长生殿》演出画面则反复出现在上海闹市电子大屏幕、地铁车厢电视屏幕、出租车触摸电视屏幕上。全本《长生殿》在京沪连续演出40场,票房达到250万元,创造了演出场次和票房奇迹。中国昆剧的新时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