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网民群体人数的爆炸式增长,网络的舆论功能越来越强大,成为不可忽视的舆论场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谢新洲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网络所
带来的信息公开、信息平等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把保障公民权利落到了实处。通过网络,来自社会底层的信息、观点、声音找到了一个“出口”,把各种以往不为公众所知的事件摆到了台面之上,政府官员和社会公众均获得了平等的知情权。更为重要的是,公众借助网络拥有了表达权,可以跨越传统行政管辖区域和领域对涉及自身利益和自己关心的事情发表看法。网络舆论监督强化了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个别地区和部门从以前的“怕记者”变为“怕网络”。各类违法违纪事件一经网络披露,迅速传播扩散,形成舆论焦点,有效压缩了瞒报和被“封杀”的空间。除了法律层面,在社会道德层面上,网络也把社会底层的价值判断和情感诉求放大、扩散,打破了精英阶层对媒体话语权的垄断。
谢新洲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公众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矛盾凸显,是对新时期新环境下的执政党执政能力的考验。在复杂的网络化的舆论环境中,政府部门应该坚持公开公正原则,营造宽松、有序、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从排斥、惧怕网络逐渐变为接近、利用网络。立法机关也应加快立法的步伐,规范网络行为,保护网民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