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家该怎样对待“无知公众”

2009-03-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冯永锋 我有话说

前几天旁听了一次法院庭审。原告是一位经常写东西的人,被告则是一位水电专业方面的教授,原因是因为几个常识性的数据,原告就被被告在网上说成了“科盲”。于是,这位老兄一气之下告到法院,要求法院判定被告侵犯了他的名誉权。

法院会对这个案子怎么宣判,笔者当然无法预知。这个案件倒是引发了笔者思考

一个问题:当科学家遭遇“无知公众”时,到底如何对待会更加令社会心生敬意?

近几年来,笔者一直也在参与一些“公众理解科学”项目,由此结识了许多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这些“有知者”与这位水电专家对待“无知公众”的办法不同,每当有人对他们的专业知识进行请教的时候,他们总是耐心地回答;每当有人在他们所熟悉的领域犯低级错误的时候,他们不是笑骂相加,诋毁相随,时而认定对方弱智,时而认定对方居心不良,而是找上门去,把自己所知所识倾囊相赠;每当社会上有人在“表现无知”的时候,他们都把这当成最好的“知识传输口”,持续地引导公众领悟自己所在专业的精华所在。他们还总结出了一些规律:知识是要服务于社会的,知识是要与公众互相交换的;一位科学家身边围着的“无知公众”越多,他们的知识越富有穿透力,越容易及时校正自己的研究方向,越容易找出研究的突破口。

没有人生来就是专家,因此,所有人都曾经是“无知公众”;没有一个人能够掌握世界上所有的知识,因此,即使你在这个领域是权威,在别的领域也可能是“无知公众”。知识被社会不停地刷新,即使你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你也可能落伍,你所掌握的数据也可能是陈旧的,你所高度赞赏的观点也可能是谬误。

如今是一个主动学习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专家,每个人都有意愿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笔者认识不少这样的草根型“科学知识爱好者”,他们钻研一些与原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学问,不一定为了有用,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有时候仅仅是出于一种学习的本能,有时候是出于一种改变自身局限性的愿望。

如今又是一个呼唤“公民科学家”的时代,那些已经率先成为“知识富翁”的人,无论多么有才华,无论多么权威,无论多么深奥,无论所在的领域多么重要,其实都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义务,而任何“无知公众”都有权利从他们身上分享到这些知识。知识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特点:掌握的人越多,知识的能量越大;传播的方法越开放,知识越容易增值;传播的心态越开放,知识越容易引发共鸣。

生活处处是机会,知识需要与同行一起探讨,也需要与外行一起互动。知识传播的过程绝对不只对“接收方”有益,对传播方其实也大有裨益。因为有时候,越是“无知”的人,越可能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越是“有知”的人,越可能陷入封闭、保守、固执、自大。

因此,当科学家遭遇“无知公众”时,与其以自己“有知”为荣,与其看到别人“无知”就生气,不如放下架子,敞开胸怀,打掉围墙,挣脱枷锁,热情、主动地走到“无知公众”中间,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悦和自豪。这样,“无知公众”才不至于与你为敌,而是乐于与你为友,你的知识也才可能成为社会共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