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沈阳3月2日电记者毕玉才、通讯员刘沈轩今天从沈阳市政府获悉:沈阳市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着眼点,把发展设施农业、高效特色产业、畜牧养殖业作为重要抓手,抓住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加快了沈阳市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
――
――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一是新发展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5.1万亩,一年的工作成果等于过去的三年。二是适度规模发展得到很好体现,设施农业小区建设的标准高、集中连片的规模大。2008年全市新发展千亩大区17个,有5个乡镇达到了3000亩以上的规模。三是有17个乡镇实现了零的突破,设施农业小区从无到有。这些乡镇多数都是传统农业为主的乡镇,经济基础薄弱,农民观念守旧,“小富即安、温饱即安”的意识浓厚,设施农业已深入到这些地区,实现了历史的新跨越。四是通过招商把发展畜牧饲养小区和大场大户建设作为推进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来抓,全年建设24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和5个环境污染治理项目。
据沈阳市市长李英杰介绍,今后沈阳市将继续抓结构调整,发展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确保快速发展的势头不减,每年新增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5万亩、高效特色产业面积40万亩。同时,要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做大做强生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乳品等六大产业链条,增加畜牧业对农业和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进资金拨付方式。农村信用社、市县两级担保体系也要充分发挥作用,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贷款担保,解决建设资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