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下午,吉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会议室,40多名2009级毕业生代表在座谈。
“据调查,今年珠三角地区用人量较上年减少了36.2%、长三角地区减少24%、东北地区与往年持平。进入校园招聘单位总数减少了20%,对各个专业的需求下降幅度从6%―25%不等。”吉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刚敏的开场白告诉大家,2009年共有
就业为什么这么难?文学院的杨潇讲了一个小故事:“前几天,我帮助新加坡的一家企业在学校做了一场招聘会,原定招聘5人,最后只有一人签约。工作人员说,他们需要能用英语交流的专业生,而现场能听懂80%的学生一个没有,听懂50%的寥寥几个。从这件事上,我们应该反思。”外语学院张洁同学的发言让大家在思考:“没被选择,不是因为你差,而是因为你不适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于同学说,大学4年学什么?我学会了认识自己。我擅长什么、缺少什么、怎么弥补,这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寻找用人单位。不要把目标放太高,因为能力需要在过程中体现。
已经签约格兰仕公司国内业务的文学院体育新闻专业的赵磊从自身体会告诉大家,不要拘泥于本专业,最主要的是展现自己的综合能力。
就业,是一道永远的应用题。吉大党委副书记韩晓峰告诉学生们,一定要关注和参与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学校也会通过各种努力与学生一起应对。据统计,吉林大学目前的毕业生签约率已近40%。
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