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调研时体会最深的是:检索我们以往有限的知识储备,会发现所有与“江西”――因那条浩淼的赣江而简称为“赣”的内陆省份相关的地理信息,几乎全都与山水有关。
时至公元21世纪初叶,这个坐落在金山银山上的林业大省,终于不再沉默――森林传来了激越的松涛哗响,清凉的山风带来了山民的急切呼唤。也
到了2008年,全省的山民基本都领到了自家的“林权证”,所有权、经营权、受益权、处置权50年不变。(原定70年的期限,被多年来的迟疑争执消耗减去了20年)这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房产证”的“绿色存折”,使得江西的浩瀚森林,就此“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各户每年分配的木材砍伐指标,可以支票或股票的方式,在木材交易中心自由转让,森林从此变成了一座绿色大银行,森林资源从此转化为资本经营。江西的青山绿水,展现出一派现代社会的新兴气象。
据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江西,全省山区农民的收入迅速增加,满山竹海,竹业经济,撑起了山民的钱包。农民说,“把山当田耕,把果木当菜种”,林改后的日子,像毛竹一样节节高。仅武宁县地境,2007年造林6万亩。祖祖辈辈靠山为生的“老表”们都懂得,这个绿色森林银行,经不得挥霍糟蹋,要不断往银行里“存钱”―也就是植树,才会“坐吃山不空”。
温总理高度评价了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体现的“物权法”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大胆改革,具有1978年安徽小岗村土地包干到户同样的历史意义,是一项惠及林农的德政工程。为此寄望江西,为“老表”祈福!
代表委员手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