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心”工程任重道远

2009-03-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冯蕾 我有话说

“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3月5日,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赢得了代表们热烈的掌声。这不仅是政府的庄严承诺,更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期盼。

2008年以来,“三鹿奶粉”、“糖脂宁胶囊”、“双黄连注射液”等等事件,一次次拨动人们脆弱而敏感的神经,给受害者带

来难以名状的痛苦。有人甚至这样形容,“假冒伪劣”已经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尤其是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俨然已成为社会的顽疾。究其原因,或许是监管体制上的多头管理,“多龙治水水不治”;或许是法律体系不健全,惩戒力度不足以“杀一儆百”;或许是认证体系、安全标准不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存在漏洞;又或许是质量安全情况的跟踪监测没有到位?然而,似乎每一点都难以概括问题的全部。

“假冒伪劣”与市场经济相伴相生。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必然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政府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需要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确保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但从实际来看,某些地方出于狭隘的地方利益,甚至“政绩”的考虑,对一些制假售假行为视若无睹,姑息纵容。于是乎,“假冒伪劣”便自由自在地滋生和蔓延开来。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问题非我独有,大洋彼岸的沙门氏菌“花生酱”就搅得山姆大叔好生苦恼。不过,这不能成为我们拖延塞责的理由,而要以此为镜鉴,以过往为教训,理顺监管体制,让严格的执法破除地方保护的禁锢,让违法的代价拨正企业良心的天平。唯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假冒伪劣行为“打不着”、“打不疼”、“打不死”的现象。

令人欣慰的是,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要在全国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而万众期待的《食品安全法》也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我国将建立起更高级别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食品安全委员会:我们有望在强有力制度保证中确保消费者的利益,有望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有望制定更完善的食品添加剂标准……

期待,民主与法治的进步,将为我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管理翻开新页;期待,在“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的呼吁下,企业都能恪守诚信;期待,“没有顾虑”的消费,能成为拉动内需的强大引擎;期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距离中国百姓不再遥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