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浙江金融职院:就业立校学生受益

2009-03-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云涛 蒋? 我有话说

新学期一开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与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合作设立的农行订单班的103位同学,全部以准职员的身份开始了在各地的顶岗实习。算上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单位设立的29个订单班的学员,该校逾半数的2009届毕业生已经明确就业意向。近日,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银行,浙商银行等全国股份制银行,杭州

联合银行、萧山合作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中国人寿、信泰人寿等保险公司等在内的10多家金融机构或企业,已向浙该院表达了招聘2010届毕业生进行订单培养的意向,部分单位已着手实施。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何以形成良性发展局面?这与该校就业立校的办学理念、系统的保障机制和高效有力的行动密不可分。

就业立校理念引导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把学生就业作为学校一号工程,千方百计让学生顺利就业、对口就业、优质就业。早在2000年,学院就确立了“就业立校、服务强校、合作兴校”的办学方针。学院党委书记李逸凡、院长周建松认为,高职院校应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毕业生能否顺利上岗、在岗位上能否快速适应、在工作中能否健康成才是体现高职教育质量的直接指标,是衡量人民对高职教育满意与否的试金石。

浙江金融职院坚持“举全校之力、拓多元渠道、创就业之路”的工作思路,确立了以“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困难、关心学生就业”为核心内容的“三关”学生工作服务体系,更为全面展开就业工作延伸了情感衔接点。同年,提出了“使60%的毕业生有专业对口的工作,20%毕业生有基本对口的工作,10%毕业生能够找到工作”的“621”目标。2007年11月,学院发布了中国高校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从八个层面承诺了自己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其中第一条就是“对学生:承担培育诚信职业人格与熟练职业技能兼具的金融人才,并帮助其顺利就业、优质就业的责任”。办学近10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位居浙江省内高职院校前列。

机制保障全面推动

2003年年末,当大雪纷飞于浙江金华时,学院党委书记李逸凡踩着厚厚的积雪,拜访了当地5家金融机构,与这些用人单位商讨人才培养工作,并推荐毕业生。而今年,从农历牛年正月初十开始,院长周建松就率队先后走访了省农村信用联社、省农行、省邮政银行以及嘉兴禾城农村合作银行、桐庐农村合作银行、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启动“校企合作农村行活动”,将毕业生就业的触角更多地伸向县域乡村。――这种校领导坚持每年走访金融行业、企业和机构,了解市场需求,跟踪毕业生质量,获取人才培养建议的就业推介工作,学院已坚持连续开展了7年,走访的地市县多达60余个,企业500余家。

作为金院始终坚持不渝的就业工作制度之一,多年来,从校领导到系部负责人,都坚持执行“第一把手亲自抓就业、分管领导具体抓就业”制度,以“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自觉性抓好学生就业。该校全体教职工也是就业工作系统工程的“排头兵”,由教师推介、成功就业的毕业生不在少数。这都源于学院设立的“全员同心抓就业、落实责任具体抓”制度。制度详细明确并细化系部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等在就业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和要求,让每一位教师与学生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就业帮扶体系。与此同时,学院建立了就业工作信息员、班级信息员制度等,在各系部、班级配备专人负责收集就业信息和掌握学生就业动态,随时跟进就业政策与措施。从2002年开始,在浙金院系部工作和教师工作考核条例中,就多了“服务学生就业情况”一项,做好就业工作已成为与工作职责、评先创优、经费核算、业绩考核等挂钩的一项硬指标。近期,学院又强调优化“7+3”制度,即完善校内6系1院2处1办负责人参加两周一次的就业工作例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工作的跟踪监测工作,健全就业工作机制。通过这种全方位的责任分解和考核体系,进一步建立就业工作的内部长效机制,完善校内就业工作机制保障。

在该院2009届毕业生人才信息发布会上,20余家金融机构的负责人积极参加,商讨与学校实施校企合作开办订单班事宜。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每年都来学校招聘毕业生,今年是第5年,已经招聘了51名2009届毕业生进入订单班。据了解,学院发挥其“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平台的优势,实施校外就业网络构建机制;通过广泛开展校企合作、设立“校外就业实习实训基地”等密切与金融行业、集团的联系,在校外搭建系统化就业网络,为毕业生寻找就业岗位。

手段创新抓实工作

孙丹同学是浙金院09届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在年初参加该校专门为有意向进入金融单位的毕业生开设的“银行从业业务技能强化班”的学习后,顺利晋级华夏银行绍兴分行的面试。

据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为了让2009届毕业生能够强化自身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学校从去年末开始就为毕业生们增设了技能强化培训班、个性化就业指导、《就业指南》、网络沟通会等一系列措施,很受毕业生欢迎。

据了解,个性化就业指导以教师对学生进行精细化就职情况分析、面试技巧传授等为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职场适应能力;技能强化班为有意向进入金融单位的未就业同学提供业务强化训练指导;《就业指南》综合了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特征,详细列出职场能力指标、应聘技巧、心理素养等实用信息;网络沟通会则直接“跟踪”学生就业实习情况,提供实时辅导。该校09届毕业生、文秘专业的赵婷婷同学说,个性化就业指导让她看到了自身的就业弱势,在单位工作时学会扬长避短,很受用。已经在稠州商业银行实习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傅丹萍同学说,班主任老师隔几天就和她视频沟通就业实习情况,感觉老师在身边指导她实习,让她对做好工作更加自信。

一直以来,浙金院将就业教育贯穿学生教育全过程,将做好就业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上。学院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渠道提升学生业务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校内示范建设项目之一金融职业素质养成基地开展职业素质能力拓展,提升毕业生们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向毕业生发放示范性高职院校教材《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以及《就业红皮书》、联合部分用人单位开展就业模拟招聘大赛等载体强化职业道德修养、职业行为习惯、职业心理准备的养成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提高学生职场适应性与岗位竞争力,帮助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保有优势。

老师们更是不遗余力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由校内教授或具有心理咨询师和就业指导师资质的专兼职教师等组成的就业指导队伍,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式,树立先就业再择业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增强抗挫能力。3月初,学校六个系的系主任、系总支书记已经陆续带领系部教师们前往各个毕业生实习点进行踩点探访,推进学生就业。金融系施行地毯式就业“排摸”,逐一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国际商务系、会计系、保险与社会保障系等开展班主任电话谈心活动,随时了解毕业生就业(实习)情况;经营管理系、信息技术系等针对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不顺利的“双困”学生,开展党员结对、师生互助,让结对老师为同学作全程咨询辅导,缓解心理压力,树立就业信心。活跃在各大金融机构、企业的金院校友们也加入为学弟学妹谋就业的行列中,由该校2008届毕业生自主创立的“易族电脑有限公司”将分店开到了“浙金院笃行创业园区”,定点招聘母校2009届毕业生到该公司工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