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北京姑娘姜扬是维也纳音乐和表演艺术大学的第一批博士,也是迄今拿到该校博士学位的唯一一位华人。不过,萌生采访她的想法,还是在听了她的钢琴音乐会之后。
“金色大厅”飘出的赞誉
那是日前在音乐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的一场“大师音乐会”演出。“金色
人们常说,维也纳的观众是挑剔的。第一乐章结束后,我看了下周围的观众,许多人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神色;第二乐章结束,周围的观众脸上有了微笑;第三乐章的最后一个音符尚未完全落地,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旁边坐的是奥国总理府的一位官员,也是音乐爱好者。他表示,非常喜欢姜扬的表演,尤其是她对第二乐章的理解十分到位。与欧洲的钢琴家相比,姜扬对声音、节奏都把握得很好,情感把握得更细腻。有些欧洲人演奏该曲目时节奏太快、力量太大,让人感觉不到这是莫扎特生前的最后之作。与姜扬合作的波兰克拉科夫爱乐乐团团长兼指挥普茨托基也表示,他与许多国家的钢琴家合作过,很少有人能像姜扬那样,在钢琴上弹出如此令人心碎的音乐,听她弹奏就像在听故事,眼前会浮现画面,他完全被她的音符带进了莫扎特的心境。
“天赋加勤奋”才会成功
经久不息的掌声、一次次谢幕,是维也纳观众对这位北京姑娘的肯定。应该说,姜扬是幸福的,她母亲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老师杨行璧,父亲姜永兴是研究音乐图像学的,曾参加中国大百科音乐舞蹈卷的编撰。她3岁就开始跟母亲学钢琴,后来进了音乐学院的附小、附中。17岁那年,她到了维也纳,考上了当时的维也纳音乐和表演艺术学院的钢琴系,从而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姜扬经常勉励自己,只有天赋,没有勤奋是不会成功的。在学习期间,她以各科优异的成绩,用3年完成了需要5年的学士课程,又用2年完成了需要3年的硕士课程。她每天勤奋练琴。她说,要弹好一部大型钢琴协奏曲,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对钢琴演奏者来讲,你的保留曲目越多,机会就越多。所谓保留曲目,就是能随时上台演出的曲目。姜扬现在的保留曲目从海登、巴赫、贝多芬到莫扎特、肖邦、李斯特,从古典乐派到浪漫主义作品,已有了丰富的积累。不过,她毫不掩饰自己的不足。她说,维也纳的音乐教学受学院派的影响较大,侧重古典和浪漫主义作品,对现代乐派的作品重视不够。因此,她的保留曲目中,绝大部分是古典和浪漫主义作品,现代乐派的作品显得有些欠缺,还需继续努力。
一个好的钢琴家,除了娴熟的演奏技巧,还一定要了解作曲家的个人风格、创作时代和创作背景。即使同一位作曲家,在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心情下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的内涵。因此,一定要花时间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乐器条件,还有当时和后来的音乐理论家们对作品的评价和理解,要听不同时代著名演奏家对此作品的演奏,体会他们为何如此诠释,从而准确地掌握作品风格。以莫扎特的最后一部钢琴协奏曲为例,从演奏技术上看,可能短期就能拿下,但要正确把握这部作品的内涵,就需要更长时间。否则,你的演奏技术可能很熟练,但听众会感觉不到这是莫扎特的作品。
“大师音乐会”的首位华人艺术总监
正是这种对艺术不倦追求的精神,为姜扬走上更高的艺术生涯铺就了新的平台。2007年姜扬拿下博士学位后,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向她走来。奥地利国民教育协会主席发来邀请,希望她竞聘该协会艺术总监。艺术总监的职责是组织音乐会,负责维也纳“大师音乐会”的系列演出,从确定曲目、签约欧洲的指挥、乐团、独奏演员到落实场地,以及与演出有关的全部工作。
维也纳“大师音乐会”系列演出,由奥国民教育协会于1960年创办,初衷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以奥德古典音乐为主的音乐文化。除邀请奥地利表演艺术家外,每年都必须邀请欧洲各国的著名艺术家和乐团来奥参加演出。其中每年6场的“大师音乐会”都要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以接受维也纳观众的审评。在“大师音乐会”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上,艺术总监一职历来为奥国人担任。一个连半点欧洲血缘都没有的东方小姑娘能担得了如此重任吗?
在竞聘过程中,姜扬以其对古典音乐的独特理解、对欧洲音乐人和乐团的全面了解、对欧洲音乐市场的丰富知识摘得头筹。但聘用单位并没有把“艺术总监”的位子立即给她,而是要对她进行几个月的试用和观察。在实践中,她的音乐造诣很快得到了欧洲同行的认可。她的音乐功底,使业内人士对这位北京姑娘刮目相看。2008年1月,她终于从试用转为正式,成为维也纳“大师音乐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第一个东方人艺术总监。
上任第一年,姜扬就干得红红火火,她负责组织的音乐会场场爆满。现在,她已开始为2010年和2011年的“大师音乐会”签约指挥、乐团和独奏艺术家。她说,不干则罢,既然干了,就一定要尽最大可能做到最好,要把“大师音乐会”的品牌和影响做得更大。当然,她不想丢掉钢琴,她会坚持练琴、坚持演出。她认为,一个称职的艺术总监,不仅是一个音乐组织者和管理者,也应是一个身怀绝技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