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商务部发布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管理办法透露的最主要信息是――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晋平解释道,有了这个管理办法的支持,中国企业将迈开步伐、扫清障碍、更大胆地“走出去”。
在此之前,中国铝业集团宣布计划向世界第三大矿业公司力拓集
从1979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出国办企业”,到今天中国企业扬帆出海,中国企业在融入全球化中不断探索,愈行愈健。
“走出去”正逢其时
“中国企业‘走出去’正逢其时。”赵晋平说。在他看来,国际金融危机有“危”也有“机”,而境外投资就是抓住机遇的好办法。现在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出于恢复经济的目的,许多国家会欢迎外来投资,降低了外来投资的市场准入门槛。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国庆也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好机会。由于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下跌,能源矿产企业处境艰难,这些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必须有外来的投资和救助。如果在这方面能迈出较大步伐,对我国构建长期能源资源战略有重要意义。
另一个让专家们感到“有底气”的因素,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近2万亿美元。“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必要保障。”赵晋平说。除此之外,政府的服务保障也越来越完善。例如,商务部在海外的200多个经商参赞机构,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能让企业减少海外投资的盲目性。
“对外投资合作不仅有利于稳定外需,也有益于扩大内需,对促进当前经济增长意义重大。”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分析,首先是拉动出口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带动国内设备及原材料出口就拉动了国内就业。二是增加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由以往出口产品变为输出资金、技术、商品和管理。三是在贸易顺差较大的情况下,扩大对外投资,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实际上,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中国范畴,具有了世界意义。“为了维持外贸稳定和全球自由贸易,中国适当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和自己的发展有关、有利,也对世界经济稳定有利。”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如是说。
“走出去”将更加便利
“《境外投资管理办法》有两个核心内容:一是推进便利化,落实企业投资决策权;二是强化引导服务,明确商务部门要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引导、促进和服务工作。”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负责人说。
一是下放核准权限。根据这个管理办法,商务部仅负责少数重大项目的境外投资,而大多数境外投资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以2008年核准申请件数估算,将有85%左右的境外投资核准事项今后将交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
二是简化核准程序和企业申报材料,缩短核准时限。绝大多数境外投资只需按要求填写并提交一份《境外投资申请表》,即可在3日内获得《企业境外投资证书》。
三是减少了征求驻外使(领)馆经商处室意见的境外投资事项,中央企业境外投资改由商务部征求意见,地方企业一般境外投资事项不再征求意见。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在2004年,商务部就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和《内地企业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开展跨国并购,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在‘走出去’中的主力军作用。”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对大型企业在海外投资,在金融、管理、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持。
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王辉耀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20多年,基本上是一个单项的开放,“引进来”居多;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显著特征就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可以“走出去”,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历史总是具有相似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扩大出口,国家实行了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战略,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鼓励政策体系,促进了我国企业“走出去”。在当前,随着《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我国企业“走出去”将得到更多保障。
鼓励“走出去”不等于忽视投资风险
“一鼓励就有可能一哄而上,目前虽然是投资契机,但投资风险同样显著上升。”赵晋平坦言。
TCL至今还面临并购汤姆逊公司电视业务带来的经营压力,中海油收购尤尼科最后功败垂成……这都在提醒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
因此,机遇虽然存在,但步伐还需更加稳健。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方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首先要有明确的战略。“走出去”不是抄底外企,而是要与未来企业的发展和战略定位相结合。
“以并购为例,如果看到便宜的就买,风险非常大。”赵晋平说,仅有资金还不够,并购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中国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惯例,依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国家的法律和法规进行投资。
“简单地收购制造业、收购工厂并非理智之举。要想真正在海外并购中获得利益,应该把收购品牌、技术、渠道、资源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说。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研究员张世贤认为,“走出去”能赢不能赢,最终其实看人才。国际化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走出去’需要有跨文化的人才队伍、跨文化的管理队伍、跨文化的技术队伍。”张世贤强调。
作为1997年就“走出去”的企业,无锡光明集团公司对“走出去”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该集团董事长赵启文认为,该集团的经验教训有两点:“一是不相信所有贸易壁垒会在一夜之间消失;
二是要敢于走出去。所有企业都应该认识到,尽管加入了WTO,但贸易摩擦仍会存在、不断增多甚至加剧。企业要想成功,如果没有海外工厂,就没有优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专门要求“扩大境外投资备案登记制范围,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控制和监管。”《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对境外投资可能面临的风险也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和引导。
《办法》也规定,在与我国未建交国家的境外投资、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境外投资、中方投资额1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投资、涉及多国(地区)利益的境外投资、设立境外特殊目的公司都需获得商务部核准。《办法》还要求企业应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承担社会责任,依据自身条件、能力和东道国投资环境,积极稳妥开展境外投资。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前左)和美国IBM公司代表共同签署重组协议后握手。当日,联想集团宣布收购IBM的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业务。
新华社发
链接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回顾
2004年联想收购IBM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业务。
2005年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收购YA-HOO中国所有业务。
2005年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全部权益。
2007年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巴科泰尔公司88.86%股权,后又签署了收购其剩余11.14%股权的相关协议。
2007年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2007年雅戈尔集团购并美国KELLWOOD公司旗下男装业务部门新马集团,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最大的海外并购。
2008年中铝获得力拓英国上市公司约12%股份,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首次进入百亿美元规模。
2008年中联重科联合弘毅投资、高盛、曼达林基金以现金收购的方式,完成对意大利混凝土机械装备制造商CIFA股份的全额收购。
2008年招商银行纽约分行在美国曼哈顿麦迪逊大街535号开业。这是美国自1991年实施《加强外国银行监管法》以来批准设立的第一家中资银行分行。
(本报记者李金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