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一个信息时代,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消除农村的落后面貌,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对农村信息化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多次提到信息及通信网络建设。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积极落实国家农村信息化战略
,把农村信息化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大力推进:在2005年福建全省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话的基础上,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稳步推进农村宽带互联网建设,有效促进农村上网和宽带普及。同时,中国电信福建公司还遵循“政府、村镇、电信三方共建”的原则,围绕农村信息服务需求,汇集各种涉农信息,服务“三农”。这种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认为这种模式值得借鉴推广。
作为一个大型企业,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和企业公民的责任出发,把自身转型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通过“三部曲”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首先,通过“村村通”工程消除信息鸿沟,完成新农村基础通信设施建设;其次,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帮助农民致富;最后,为农民提供综合信息解决方案,改善农村社会环境和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中国电信“全球眼”成了农村治安守护神
信息文明走进村落
在福建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利用信息化手段发展生产、拓宽致富道路、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已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固定电话、小灵通、超级无绳、宽带、网站、全球眼……如今,这些城里人享有的信息文明成果,也飞进了八闽的村村落落,信息文明正悄然改变广大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在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不仅村容村貌整洁,村民的素质也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切无不得益于村里装的8只“全球眼”。兰田村村支书潘春来说:“过去许多村民总是乱倒垃圾,教育他们的时候总是不承认。有了‘全球眼’,把监控录像调出来给他们看,就无话可说了。大家知道村里有这么个‘卫生督导员’就不再乱倒垃圾了。‘全球眼’在村里的精神文明中发挥了大作用。”现在,“全球眼”不仅是兰田村的“卫生督导员”,还是“安防员”。村民们说,在“全球眼”的庇护下,他们住得更安心,更放心了。
在龙岩市上杭县,“红古田网”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提供党员教育、农业科技、生活、文化、卫生以及视频新闻等丰富的网络内容,全天候向基层站点直播、轮播,并定期更新和充实,既充实了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内容,又为广大村民提供了一个学习娱乐的平台,促进了农民自身素质的提升和乡风文明,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
在武夷山市,农民们通过中国电信农村信息服务站的数字化网络平台查信息、寻市场、找政府、问专家、学技术、看节目;党员通过远程系统开展党性教育;村里用平安通、全球眼管理治安。
城市人常用的电话彩铃,如今已成为八闽农村用于宣传农产品的“有声名片”。“七彩铃音”利用定制的个性化铃音,在短短十几秒时间内向外界传递农产品的相关资讯,为农民提供信息传播平台,成为农民发展特色经济实用又实惠的有声广告。目前,福建全省“七彩铃音”用户已超过350万户。
网上卖茶叶、卖蔬菜、卖笋干、卖竹子……越来越多的农民把商店开到了网络上。通过互联网获取农业市场供求信息,这是信息化带给农村最普遍的改变,宽带进村打通了农村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把最迫切需要的供求信息传递给农民。
在八闽大地,越来越多的村建起了电子阅览室,有了自己的网站。村级网站一方面为村民了解村务公开和村务信息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让村里的特色产品和特色资源通过互联网走向世界,拓宽了销售渠道;同时还极大方便了农村外出人员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情况,为家乡的建设出谋献策。
八闽乡村利用农村信息化得实惠,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例子不胜枚举。实践证明,农村信息化对促进城乡产品、信息流通和帮助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与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签约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
信息化助建新农村
近几年来,为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坚持通信现代化城乡同步的思路,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投入巨资用于全省农村的电话网络、小灵通网络和宽带网络等基础通信网络设施的建设。2005年国庆前夕,中国电信福建公司提前三个月完成了省政府交办的行政村通电话项目,全省14595个行政村全部通上电话。
如果说实现“电话入户”只是农村通信的“扫盲工程”,让宽带进村,实现农村地区的宽带覆盖,则代表着农村通信进入全面提升阶段。作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在“村村通电话”的基础上,近年来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物力,稳步推进农村互联网建设,有效促进农村上网和宽带普及。到目前,福建全省100%乡镇、90%以上行政村通了宽带。
建设信息化新农村,不能仅仅铺上一根电话线了事。在已经满足农村用户基本通信需求的基础上,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摸准农民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开发质优价廉、经济实用的农村通信产品,为农民提供优惠的套餐和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力求以较丰富、完善、廉价的产品和应用,进一步提升农民信息化水平。
中国电信在兰田村开办信息化新技术培训班
2006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联系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在全省建立10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联系点,并将“百村示范”联系点信息化工程列为200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积极对接,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因地制宜、需求驱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安排、适度超前”的五大原则,积极打造“政府、村镇、电信三方共建”模式,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涵盖“一大平台、两个系统、三大资源、四项工程”的新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即:构建一个海峡西岸新农村公共信息平台,推进电子村与电子政务两个系统建设,完善新农村信息服务的网络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三大资源,打造“富农商务信息服务工程”、“爱农公共信息服务工程”、“乐农数字文化娱乐工程”、“便农信息服务广场工程”四大工程,有目标、有步骤地构建农村网络和新农村多元信息通道。
在“三方模式”的推动下,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百村示范”信息化工程已于2007年底完成,“海西新农村公共信息平台”已开通,各种通信新技术走进八闽农村。
目前,八闽农村涌现了一大批典型的信息化示范村,其中,龙岩上杭县、武夷山市、南平建瓯徐墩镇、泉州南安兰田村、福州长乐洋屿村等成为党建版、扶贫版、商务版、富民版和侨乡版的农村信息化样板,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可以预计,不久的将来,福建广大农村信息沟通将更加便利,信息化程度大幅提升,农村的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将上一个新台阶。
电子阅览室方便农民了解各类信息